第935章:明法同盟-《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一次能獲得上萬強力外援,對某太子來說就等于從天而降了一個大餡餅,而且直接掉進了自己嘴里。
至于能不能一步到胃,那就要看是否能夠無比順暢地吞咽下去了。
法軍在出發之前,裝備的都是制式武器,看上去像那么回事。
考慮到步兵對抗騎兵,除了火繩槍之外,黎塞留大爺還為每人裝備了胸甲和長矛。
德意志雇傭兵之前由于都是俘虜,故而沒有胸甲,只有火槍與長矛。
將這一萬三千人在短時間內武裝到牙齒,或許對歐陸某些國家來說比較困難。
但某太子這里有蒸汽機,看似最難做的板甲就不成問題,工廠每天足以鍛造三千套,四五天就能完成追加的訂單。
比較難辦的是燧發槍,工廠的產能是每天五百支合格的“無敵一式”,每月可達一萬五千支。
看似很多,就這種規模的產量也是在六月份才達到的,之前僅為月產兩百五十到三百支左右。
產能全負荷開啟,光是武裝畿輔一帶的部隊,也需要七個月的時間,這還不算訓練損壞需要替換的部分。
某太子估計最遲半個月,辮子便要大規模入侵,貌似用燧發槍來武裝全部外援,在時間上有些來不及了。
將東宮衛隊的燧發槍再還給外援使用,顯然更加不合適,勢必會影響部隊的士氣。
別無他法,只能用迫擊炮、佛郎機、手榴彈來補足火力。
對于這三種武器,任何年紀、任何出身、任何學歷,甚至任何國籍的士兵,看過幾次就能明白。
特別是手榴彈,就是步兵們的殺手锏,點著之后使勁往外扔就是了,越遠越好,德意志雇傭兵身強體壯,都是很好的擲彈兵。
手榴彈產量很大,可以實現每人領取十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兩支外援部隊的火力輸出等級。
佛郎機就是從歐洲傳過來的,法德炮手們對此了如指掌,領到這玩意就會使用。
唯一需要培訓的就是迫擊炮,從裝藥、加擋板,到測距與預瞄,都是需要耗費一定時間的。
若是辮子來得太快,那就只能采取以戰代練的策略。
除此之外,某太子按照每千人裝備五十輛坦克與五十輛馬車的標準,為外援部隊裝備戰斗與后勤車輛。
當外援們看到坦克的時候,不禁感覺到似曾相識,有人立刻想到了胡斯戰爭時期的車堡!
沒錯,這玩意與車堡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火力與防御力都更加強大。
胡斯車堡只是一個大號的馬車被加固之后,讓步兵在里面用火繩槍施射。
而坦克則是上面多了一個炮塔,安裝了一門可以三百六十度環射的小佛郎機。
很明顯,佛郎機比火繩槍的威力大多了,二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武器。
在不計傷亡的情況下,用騎兵部隊強行沖擊胡斯車堡也是能夠沖下來的。
但想沖成百上千輛的坦克,不損失上萬,甚至數萬騎兵,那就不可能贏得最后的勝利。
坦克外殼都裝有一層鋼板,用冷兵器以及火箭都難以造成致命威脅。
這幾乎就是騎兵部隊的天敵克星,唯一的缺點就是行動緩慢,且只能在平原上使用。
遇到下雨天,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這玩意寸步難行,也就只能原地趴窩。
不過蒂雷納子爵看到坦克之后仍然很高興,畢竟表明明帝國的太子并不希望他們這支部隊被敵軍騎兵重創。
某太子也非常慷慨,將坦克的設計圖紙無償送給黎塞留首相。
不管對方是無心插柳還是有意為之,這便是雪中送炭所得到的回報。
換成錦上添花,那每樣看上眼的武器,都要花大價錢來購買才行了。
蒂雷納子爵已經聯想到裝備大量坦克的法軍在歐陸所向披靡的場面,實在是太讓他興奮的了。
天上有數十艘飛艇,地面有上千輛坦克,配合數萬騎兵與十余萬步兵,加上迫擊炮在后方的火力掩護,法軍擊敗勁敵便指日可待了!
由于長期在前線作戰,蒂雷納子爵對敵情算是了如指掌,他認為法軍的任何對手都抵擋不住如此強勢的進攻。
某太子無意間就教會了某位法軍將領的一波亂燉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托克托县|
鹤山市|
开鲁县|
闵行区|
富锦市|
莆田市|
佛学|
会宁县|
桐梓县|
江北区|
武陟县|
遂昌县|
新营市|
乐山市|
建瓯市|
吴忠市|
德昌县|
甘南县|
康乐县|
商丘市|
古浪县|
古浪县|
商河县|
玉门市|
彩票|
太湖县|
浦北县|
徐州市|
长垣县|
绥江县|
关岭|
福建省|
六枝特区|
高淳县|
祁门县|
海南省|
鹰潭市|
孝感市|
成武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