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三向強攻-《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賺到一筆巨款的漢斯布魯克,已經成為所有德意志雇傭兵所效仿的對象。
初來乍到,也不用好高騖遠,先定個落袋一千枚銀幣的小目標!
有了厚實的胸甲之后,雇傭兵們對實現這個小目標都很有信心。
沒想到還真有傻到自己送上門的獵物,那就連走路的力氣都可以省下了……
此番還是蒂雷納子爵所指揮的法軍位于中間,兩邊部署大量德軍。
但法軍與德軍的區別僅僅在語言方面,戰斗力則不相伯仲。
陣地戰,尤其是固守臨時防線,雇傭兵在隊形上不如正規軍的缺點就被遮掩地很好了。
黎明前的這種戰斗就是在比拼雙方的勇氣和毅力,看哪邊更敢拼命,跟戰術素養關系不大。
“全體都有,利用坦克,守住防線,死戰不退!”
蒂雷納子爵騎在馬上,一手握著左輪短銃,一手牽著韁繩,向身前的法軍士兵大聲發號司令。
“擲彈兵上!”
扔手榴彈已經成為了法軍里的保留節目,臂力好的人通常被選為擲彈兵后,還會得到一定的實物補償,這是士兵們最看重的地方。
往外扔既定重量的制式手榴彈,身大力不虧的法軍壯漢自然比倭軍的足輕要遠得多。
投擲速度也更為迅猛,尚未爆炸的手榴彈通常還能砸得迎面而來的清軍騎兵鼻青臉腫。
從本土新來的三千法軍在了解了手榴彈的妙用之后,自然也愛上了這種會飛的武器。
每個人都攜帶了十顆,五千多人加起來便是五萬多顆,一股腦扔出去可是相當的駭人。
清軍鐵超渡唯二不能保護身體上的位置就是腳部與臉部,只要被鐵珠傷到,結果就很慘。
被打傷一條腿是小,被鐵珠打進腦子里,那就會嘗到生不如死的滋味。
由于都是成手,且參加過歐陸戰爭,加上對付敵軍沒有心理壓力。
法軍裝填彈藥的速度也快于普通明軍,射速能達到每分鐘三到四次。
等坦克被清軍拉開之后,數十騎鐵超渡面對的則是列隊整齊的法軍步兵。
兩邊坦克上的法軍士兵還在繼續對外開火,但陣內的替補已經準備好了白刃戰。
歡迎儀式就是迎面齊射,沖在最前排的鐵超渡,平均每人至少會中四五槍……
為了堵住缺口,法軍還有大殺器,也是清軍騎兵之前見過的,那就是“密集陣”!
如今的這個型號與之前的相比,性能提升并不大,還屬于一次性的,裝填速度極慢。
優點也很明顯,一部密集陣瞬間的輸出火力就相當于一個步兵排。
在白刃戰開始之前,非常適合近距離懟著敵人打!
法軍平均每個排便裝備了一部密集陣,等于一個排在短時間內有了兩個排的火力。
隨著密集陣冒出一陣輕煙,對面躺倒了大概四五騎,精度與殺傷大致也就這樣了。
由于對方的胸甲十分的厚實,排隊式放槍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法軍的火槍都已經可以安裝刺刀,在射擊不能取得理想戰果之后,那就要展開白刃戰了。
不過連級軍官列裝的左輪短銃,還是給了對方極大的驚喜。
在近戰時,三十多個連長手里的左輪頻繁開火,先后擊斃了不下兩百多騎兵。
而在兩邊德軍防線,情況也十分的危險。
較于法軍,除了軍官之外,雇傭兵們也擅長使用冷兵器作戰。
對付防御力較強的重騎兵,戰斧與釘錘是不可或缺的武器,每人都攜帶了一把,甚至兩把。
在面對敵軍騎兵沖鋒時,德意志雇傭兵也擅用長矛克制來犯之敵。
“兄弟們!這些敵人都是銀幣!一個不許放過!”
“好!”
軍官下令之后,士兵們便手持各種武器撲向獵物,貌似完全不懼對方坐擁戰馬優勢。
鐵超渡手里的長槍面對重裝防御的德軍雇傭兵,其實基本上沒甚子威脅。
對方也是行家里手,刨去弓弩對射這項,廝殺時便根本不落下風了。
要不是某太子的大米給得足夠多,養一個雇傭兵的伙食就夠養一個半,甚至兩個明軍士兵。
吃得多所帶來的效果就是力氣大,在冷兵器對戰時的優勢極為明顯。
鐵超渡用腰刀與對方硬碰硬,雙方兵器磕碰幾下,便能感到虎口火辣辣地疼。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西藏|
晋中市|
行唐县|
太仆寺旗|
灵璧县|
精河县|
苗栗市|
且末县|
错那县|
海南省|
开平市|
西城区|
佛坪县|
原阳县|
宁夏|
巴楚县|
禹州市|
百色市|
哈巴河县|
望都县|
新龙县|
平山县|
新沂市|
呼图壁县|
梅州市|
黄大仙区|
洪江市|
宁夏|
汽车|
建德市|
遂溪县|
宁陵县|
大悟县|
资源县|
凤山市|
丹东市|
陆良县|
吴忠市|
会同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