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雨中奮戰-《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由于大雨與煙霧的雙重作用,加上清軍騎兵涌入戰場,情況已經變成相當復雜了。
清軍鐵超渡攻擊的重點并非明軍本陣,而是稍微脫離本陣前出進攻的法德聯軍部隊。
相比后面的一大坨,吃掉前面兵力不足十萬的蠻明前鋒,則是眼下的明智之舉。
雖然某新皇的主力距離法德聯軍只有一里地之遙,但在這種情況下,也很難盡快與蒂雷納侯爵的部隊匯合。
用戰術導彈進行打擊,又害怕會誤傷自己人。
只能一邊讓拿皇炮阻擊迅速東進的辮子騎兵,一邊命令本陣向法德聯軍逐步靠攏。
一里之遙,就算下雨,爬也應該能爬到了!
鐵超渡的戰術很簡單,其一要從蠻明兩部之間的空地處涌入,切斷兩部之間的聯系。
其二,要包圍蠻明兵力較少的交鋒部隊。
其三,盡量重創甚至聚殲這股步兵。
二十萬重騎兵打不足十萬步兵,今番還在下大雨,對大清鐵騎來說是有很大優勢的。
只是對方的反應速度超出了清軍的想象,沒等鐵超渡一路疾馳,沖到近前。
敵人已然完成了收縮,開始憑借大量戰車,結陣迎敵了。
某新皇的部隊,不論嫡系還是旁系,法軍或者德軍,首要任務就是學會龜縮防御。
由于己方坐擁火力與射程上的優勢,故而根本不怕辮子對己方實施遠征火力打擊。
只要部隊還有一定數量的坦克,就可以頑抗到底,堅守到主力前來解圍。
為了以防萬一,士兵的手榴彈袋與火藥帶都換成了皮質材料所制的,這樣就完全不怕雨水了。
坦克由于有鐵板覆蓋,炮塔上的佛郎機便可以全天候進行開火,不受天氣影響。
某新皇還為法德聯軍,每個士兵配備了二十粒白磷達姆彈,都裝載一個特制的小盒子里。
現在,便是這些武器發揮作用的時候……
清軍鐵超渡還是一如既往的勇猛,頗似當年金軍鐵浮屠大舉南下時的恢弘氣勢。
仗著人馬皆披甲的優勢,直接從一里地的空地上魚貫而入,打算自東向西切斷兩部明軍的聯系。
某新皇在本陣北側部署了上千輛坦克,位于土丘上的十個銅炮營也將打擊重點放在了鄰近本陣與前鋒缺口處的東側位置。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不惜代價,阻擊從缺口處涌入的東虜重騎兵。
若是對方有意圍攻法德聯軍,只是發動三向進攻即可,并不需要頂著炮火從后側包抄。
某新皇認為皇太雞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便是志在阻止己方的兩部匯合,同時吃掉兵力較少的法德聯軍。
應對這樣的戰術,某新皇的辦法就是讓法德聯軍原地不動,自己率主力慢慢挪過去。
辦法是笨了一些,但這是眼下最為穩妥的策略了。
出動五萬騎兵倒是可以牽扯對方的注意力,可勢必會損失大量機動兵力。
上千門小佛郎機加上兩千門迫擊炮同時開火,所組成了火網是不容小覷的。
盡管威力不可與同等數量的紅夷大炮相比,但這兩款武器所發射的炮彈都可以對敵人形成濺射傷害,對付東虜的重騎兵特別合適。
在明軍坦克與火炮持續不斷的轟擊下,清軍鐵超渡的馳騁方向猶如刀山火海一般。
每分每秒都有大量騎兵中彈、落馬,甚至連人帶馬都被打成碎肉。
但負責這個任務的是阿巴泰與杜度為首的兩灰旗,皇太雞還為其調集了三萬檬古騎兵。
他們不需要參與沖陣,就是要阻擊打算與蠻明前鋒匯合的某些突前明軍。
看似容易,實則極難。
打了一刻鐘的時間,阿巴泰與杜度所部便折損了不下五千人之多。
很明顯,狗蠻子此番是有備而來,再也不是當年那些任由大清天兵柔躪的廢柴了。
若不是人馬皆披甲,恐怕此時數萬大清鐵騎已經被炮火打得敗退下去了。
其他三個方向,阿濟格與多鐸的鑲白旗負責東側,豪格率正藍旗負責南側,代善與滿達海的兩紅旗負責北側。
每路除了八旗兵之外,皆有數萬檬古騎兵配合作戰,此時已經開始對當面之敵進行輪番沖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长宁区|
琼结县|
鹿邑县|
那曲县|
鄂托克旗|
内丘县|
泽普县|
拉孜县|
南溪县|
菏泽市|
德安县|
兴文县|
通榆县|
哈密市|
庐江县|
屏东市|
林芝县|
宜丰县|
五常市|
金沙县|
镇安县|
颍上县|
育儿|
吴旗县|
象山县|
新乡县|
石城县|
泰州市|
榆树市|
桐城市|
赤水市|
禹城市|
巴塘县|
平定县|
博罗县|
宁南县|
商洛市|
泽普县|
锡林郭勒盟|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