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致遠下水-《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昊菁四年的北伐雖然未能收復遼東任何一處要地,因為斃俘辮子近八萬八人與己方較低的傷亡情況,仍然讓某新皇較為滿意。
四十余萬倭軍除了重傷需要前往京城救治的之外,大部分都是直接原路返回,并不會去京城旅游。
只有少量的大名、將軍、武士,才會有幸也有錢在京城吃喝玩樂一頓,然后帶著一堆新奇商品返回本土老家。
足輕想買同類商品也不是不行,濟州島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轉運站,同時也開設了商店,只要兜里有錢,便可在那里買到心儀的商品。
雖然比在京城購買要稍微貴一些,但省去了往返折騰的時間,再就是濟州島不同于京城,倭軍在上面飲酒作樂、撒潑打滾都沒問題。
這算是給鄭芝龍的一點好處,讓鎮海公賺點差價,補貼一下調動大量商船運輸部隊的成本。
懂規矩的人自然可以來到京城,享受有優質的購物體驗,某新皇也愿意派人接待這些中高端顧客。
在天津登陸之后,某新皇還特意前往造船廠,近距離觀察了一番已經完工的“致遠”號巡洋艦。
沒錯,就叫“致遠”號,而不是用其他大明皇帝的年號來命令。
主要是某新皇擔心下水之后就變“潛艇”,對眼下的鐵甲艦建造技術實在沒把握。
薄玨與科學院的一堆工程師和鐵匠們最近三年都常駐天津造船廠,全力以赴建造這艘史無前例的戰艦。
經歷了三年零三個月的建造,“致遠”號在日前已經棲裝完工了,可以直接下水試航了,這已經算是最快的建造速度了。
戰艦并未安裝任何武器,主要是先得檢驗艦體的具體情況,看看是否會在試航時進水,然后才會進入武器安裝與調試階段。
若是試航就變“潛艇”了,那艦載武器也可能都要喂魚了,與其那樣,還不如先未雨綢繆,省下一筆錢再說。
某新皇來到天津造船廠,就是參加“致遠”號的下水及試航儀式的,而且要親自參與剪彩活動。
由于是秘密建造,活動自然也控制在極小的規模,除科學院的必要人員知情外,只有內閣首輔與次輔、兵部尚書王家彥、戶部尚書李侍問四人知曉此事。
在天津造船廠里與某新皇一起剪彩的也只有科學院院長宋應星而已,副院長熊人霖依舊在家京城工作。
但愿不會沉!
這是某新皇對于這艘鐵甲艦唯一的要求!
“致遠”號是初代鐵甲艦,不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而且對次代鐵甲艦的建造有著深遠的影響。
其次代繼承者“來遠”號已經完成圖紙設計階段了,倘若“致遠”號試航成功,并進入批量建造階段的話,“來遠”號便可開始建造了。
某新皇的升級路線就是兩千三百噸的“致遠”號兩千九百噸的“來遠”號四千兩百噸的“吉野”號七千三百噸的“定遠”號最后是一萬一千噸的“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
這是第一階段的建造計劃,總計五級戰艦,打算用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建造。
從目前來看,前三級戰艦排水量較小,難度較低,比較容易建造,后兩級就要看屆時大明科學院的造船能力了。
一旦完成萬噸級“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的建造,大明的造船能力必將得到飛躍式的提高。
就眼前這艘最小號的鐵甲艦,也把大明鎮海公鄭芝龍眼饞得夠嗆。
某新皇也不打算讓其先乘為快,生怕這只鎮海公隨艦沉沒……
由于鍋爐與蒸汽機都是全新的,工人們也此前也沒在戰艦上從事過類似的工作。
加上這艘鐵甲艦排水量著實不低,導致足足用了一小時的時間,才將其笨重的身軀挪出船塢。
在海上跑了一圈,耗時五小時,經過反復測試,平均航速達到九節,最高航速可達十點五節,逆風情況下也能達到八節以上。
其實在航速方面,“致遠”號跟西方的蓋倫船差不太多,但重要的是不需要風帆,艦體行駛全靠螺旋槳推動。
這意味著騰出了大量的甲板空間用以安裝各種武器,尤其是發射“捕鯨叉”反艦導彈,也不需要落帆,非常便捷。
艦首沒有三角帆的存在,也就能夠讓前甲板安裝炮塔,讓鐵甲艦具有向前的攻擊能力,這是以側舷開火為主的風帆戰艦少有的。
對于試航的成功,某新皇很滿意,還在試航之后,帶著鄭芝龍特意登上戰艦查看具體情況。
在發現的確沒進水之后,便大為欣喜,決定大擺慶功宴,感謝所有參與施工的工作人員,包括諸多鐵匠師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监利县|
台江县|
博乐市|
瓦房店市|
克山县|
伊金霍洛旗|
寿宁县|
万荣县|
南华县|
大理市|
宁波市|
明光市|
镇赉县|
东海县|
松阳县|
定兴县|
岗巴县|
孙吴县|
高州市|
黄山市|
子长县|
金乡县|
锡林郭勒盟|
石景山区|
永宁县|
独山县|
湖口县|
巫山县|
七台河市|
清流县|
邯郸县|
江津市|
徐州市|
四川省|
专栏|
普陀区|
柘荣县|
马山县|
河池市|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