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良性循環-《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這便意味著北廷再也不需要讓鄭芝龍去南洋花錢買糧了,還能拿出大量的糧食來接濟北地的諸多藩國。
南洋的藩國一年三收,根本不需要糧食方面的援助,反而會用糧食來換購大明的輕工業產品。
那邊雖然物資較為貧乏,但跟北地諸多藩國一樣,當地的明人百姓普遍吃的都比較不錯。
首先明人勤懇,移珉過去的農戶并不厭倦每天的耕作,使得每年都有不錯的收成。
其次由于靠海,使得海捕業極為發達,只要天氣良好,便可頻繁出海。
南洋諸多藩國的沿海百姓平時以吃海鮮與水果為主,糧食反而成了副食。
因為海鮮與水果都不易長期保存,多半是無法運往大明本土的。
糧食就成了寶貴的硬通貨,百姓們省出來也可以換錢換物。
北地的糧食一年一收,而且只能種麥子。
好在百姓能夠進山打獵,亦能捕魚。
肉和魚都不缺,就可以補充口糧方面的差額了。
北地能拿得出手的特產就是皮毛、鹿茸、虎骨、硫磺這四樣,金銀銅則是海外藩國普遍擁有的硬通貨。
在北地的諸多藩國里,地處偏遠的崇國借助堪察加半島的活火山,擁有了取之不盡的硫磺,并在某新皇的幫助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硫磺工廠。
崇國每五個人里,便有一個人從事硫磺或與硫磺相關的工作。
而且得益于活火山的火山灰,崇國的土地異常肥沃,而活火山使得周邊地區的地表溫度并不冷,大致與遼東北部相似。
在落地發展十年之后,在崇王朱由樻的帶領下,崇國上下沒有一只乞丐,實現了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衣穿、人人有肉吃的目標。
大明本土百姓可是每周吃一兩次而已,在崇國這邊,是天天吃,甚至頓頓吃。
再窮的百姓,一個月也能吃掉十斤以上的海鮮。
而且在張某人帶兵去了北美大陸之后,崇國便成了海上運輸線的中轉站,這就算是得到了一張從天而降的餡餅。
鄭芝莞的船隊基本都會在崇國港口作為去往阿拉斯加前的最后一站,之后才會橫渡海峽,抵達目的地。
某新皇也樂意指點朱由樻這樣樂于接受新鮮事物與知識的年輕人,將崇國發展成連接本土與北美的貿易樞紐,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北美那邊的人雖然不多,但船隊一年才去一次,故而運輸量非常之大,隨行的水手自然就非常之多。
船隊在停靠崇國補給或避風時,水手都會在上岸進行消費,對朱由樻來說,就等于躺著賺錢一樣。
如何輕松賺到一大筆錢?
很簡單——賭場!
朱由樻得益于某新皇的指點,其賭場沒有采用作弊這種下三濫的賺錢招術,每個菠菜項目都是公平起見。
只有口碑好,前來光顧的賭徒才會多,而且會越來越多,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這里迅速成為了水手們的最愛。
在開通夏威夷航線之前,某新皇認為朱由樻還能賺幾十年的錢,基本可以賺足自己的棺材本了……
與之毗鄰的周國是海外藩國里,在土地、人口、經濟、軍事這四方面都排名第一的藩國。
周王朱恭枵擁有堪察加北部的所有權,周國自然也能開采硫磺,但當地的氣候卻遠不如崇國那邊。
好在周國北方有一座金礦,盡管受氣候影響,一年最多只能開采四個月,但多少也能補貼一些收入。
困擾朱恭枵多年的郡國戰爭已經基本結束,雖然諸多郡王偶爾有零星的摩擦,大致不會重燃戰火。
一方面是諸多郡國都已經被打得兩敗俱傷,另一方面則是羅剎人的頻繁出現,讓一堆郡王不得不抱團取暖。
不論是昊菁皇帝還是周王朱恭枵都堅持一個理念,那就是勾結羅剎之人,死不足惜,罪有應得!
周王朱恭枵麾下的一堆郡王,即使做不到眾志成城,多少也會彼此幫襯,不讓羅剎人占到甚子便宜。
抗擊羅剎入侵算是周國上下的頭等大事,而且殺羅剎兵可是有真金白銀或者大量物資獎勵的,郡王們也樂意參與進來。
在某新皇牌鄭芝龍收復呂宋之后,年事已高的周王朱恭枵也得到允許,每年有七八個月可以住在馬尼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临湘市|
嘉峪关市|
柘城县|
景东|
海门市|
八宿县|
开原市|
杭锦后旗|
历史|
岱山县|
麻江县|
察隅县|
张家口市|
调兵山市|
缙云县|
河东区|
抚顺县|
通城县|
兴宁市|
德庆县|
宁南县|
项城市|
牟定县|
柘城县|
武强县|
旬阳县|
泾阳县|
寿光市|
盐山县|
舟曲县|
康定县|
双辽市|
南充市|
兴安盟|
沙湾县|
河南省|
英超|
玉溪市|
临潭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