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拆東補西-《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除此之外,還在北都、大同、太原、天津、保定、掖縣、登州及畿輔地區的主要城池開設了數十家糕點連鎖店。
江南一帶的店鋪也有數十家,加上湖廣、兩廣、閩浙等地的店鋪,合計在大明境內的連鎖店總數高達上百家之多。
有了這些店鋪作為依托,于松屹便以低附加值的轉售糧食為基礎,成功實現了產業升級,順利進入了利潤更高的食品行業。
為了抱緊雞大腿,表示自己的忠心,身為副會長的鹽商馬永亮早已拋棄了淮鹽,改賣海鹽。
這是在海鹽上市的初始階段,之后拖某新皇的引薦之福,馬永亮便認識了騰機思兄弟,順利將自己的銷售渠道拓展到了草原。
以前草原那邊原先是一二兩銀子一斤鹽,可能還是粗鹽在最低時的價格。
如今最多三百文一斤,而且是精鹽的售價,靠近長城的草原南部,價格會降至每斤一二百文左右。
關內的食鹽價格已經下落到每斤五六十文,但由于曬鹽工人多半都是災珉出身,對于工資方面的期許并不太高。
加之天災消逝,珉生得到改善,各地耗鹽量得以提升,沿海的各大鹽場都可以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
隨著食鹽利潤走低,馬永亮也在尋思其他有利可圖的項目,旋即得到了某新皇的指點,開始接觸糖。
糖自然也是食材,但由于價格昂貴,之前并不會普惠珉生,直至某新皇發明了雪花糖之后。
某新皇已經沒啥精力去制造雪花糖了,將工廠一分為三,南方工廠的賣給鄭芝龍,北方的部分工廠賣給馬永亮。
剩下的部分則用來制造更為高端且利潤更高的各種糖果,以及威化等零食。
這么做,一來是對鄭芝龍這么多的拼殺予以獎勵,今后與德川二貨大將軍的生意,就是他們之間的事情了。二來也是為了回籠資金,用以其他項目。
鄭芝龍現在獲得了生產權力,加之之前的運輸差價,已經可以徹底壟斷對倭國的雪花糖生意了。
馬永亮能有幸摻和一腳,則是得益于之前帶著鹽商賣力給某新皇站叫助威。
用鹽來表示一番肯定是不行了,但觸類旁通,自古文史不分家,如今鹽糖亦可不分家。
某新皇的糖果工廠便淪為了鄭芝龍與馬永亮的下游,但利潤率比之前更為豐厚。
相比之下,茶商范巧智則沒有涉及其他行業,按照某新皇的指點,在專心經營自己的茶葉生意。
范家以前只是負責在畿輔地區銷售茶葉,如今在浙江已經有了自己的茶莊,而且隨著這些年的不斷收購,范家的茶葉產量已經達到整個浙江的四成左右。
達到這種級別,說是在本土范圍內呼風喚雨也不為過,運往草原與出口西方的茶葉主要出自浙江,更以范家為首。
福建所產的茶葉被鄭芝龍運往南洋及北地的諸多藩國,與浙江茶葉的銷售渠道并無太大的矛盾。
湖廣與四川的產業的客戶則以西北與西域為主,自從延長油田與榆林煤礦開發之后,陜西重新成為了茶葉商人青睞之地。
光是這兩個大項目的總產值,每年便高達上百萬兩銀子,更是造就了一批新晉的富裕之人。
在延長油田與黃河西岸之間跑運輸,只要自己能有十來輛馬車,一年的收入決計不會少,像這樣的人,在當地數不勝數。
有錢之后,他們便會喝酒吃肉,但飯后總會跟草原上的酋長一樣,喝茶用來解油膩。
加上金礦的開采,西北逐步得以恢復之后,湖廣與四川的茶葉也就不愁賣了。
不同于那些愛好喝苦茶的家伙,某新皇更喜歡喝冰紅茶……
像糧、鹽、茶這三大類,某新皇都不打算碰。
只要牢牢控制住電話、電報、電力、石化、日化、傳媒、百貨、銀行、地產、制藥,外加屬于自己或自己參股的多座金礦以及鐵路公司,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根據某新皇的粗略估計,麾下的總資產已經膨脹到超過三億兩銀子,大致在三億五千萬兩左右。
但刨去已經投入諸多項目里的費用,流動資金就少得可憐了,只有一千一百萬兩而已,好在朝廷還欠自己四千五百萬兩。
按照利息計算,戶部要還款十年,每年五百萬兩,對于這個還款水準,某新皇一點都不擔心。
只要鐵甲艦還在有條不紊地建造,商品還在大量裝船出口,鐵路還能往來運輸物資,各地的金礦、煤礦、油田、鹽場都在運轉,朝廷就不會停擺。
不同于剛接手甩鍋爹的爛攤子的時候,此時朝廷已經步入正規,每年從北方八隅便可收獲四千萬兩以上(含糧食折銀)。
若是對遼東用兵,這些錢自然是不夠的,但等擊敗了皇太雞,用來整飭各地,那就綽綽有余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那便是眼光獨到的鄭芝龍在徹底掌握了致遠型鐵甲艦的性能,并了解到吉野號的試驗艦正在建造之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二连浩特市|
乳山市|
云和县|
广汉市|
克拉玛依市|
页游|
吐鲁番市|
日喀则市|
喜德县|
措美县|
南安市|
拜城县|
民权县|
新巴尔虎右旗|
金乡县|
遵义市|
曲水县|
雷州市|
五常市|
会东县|
交口县|
旺苍县|
黔南|
茌平县|
英吉沙县|
禹城市|
徐州市|
雷山县|
静安区|
桂平市|
玛沁县|
秭归县|
玉树县|
于田县|
玛纳斯县|
商都县|
洪江市|
彩票|
延庆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