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泡菜之殤-《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泡菜國王李淏對年輕的明國皇帝所開出的條件大為驚詫,而且有所不滿,認為條件過于苛刻,完全有失宗主國之風范。
從當下的大局出發,考慮到兩國歷史便是友好關系,也不應該對本國如此過分,比皇太雞的盤剝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之內部還有不少人認為目前戰局并不明朗,遠未到分出勝負的地步,本國應該繼續觀望,以免得罪大清。
實際上李淏早就這么干了,由于大清放棄了遼東,撤退到腹地,李淏便以本國遭受天災為由,大幅度減少了送給大清的貢品數量。
一方面則安地派人聯絡大明,企圖修復因為臣服大清而損害的兩國關系。
只是之前大明皇帝對此反應冷淡,如今又獅子大開口,讓李淏有些無法接受。
更無法接受的事情還在后面……
崇禎二十七年冬(1654年),皇太雞發兵二十萬攻入泡菜國。
一來是對泡菜國所顯露出來的不臣之心的警告,二來也是為了壯大自身實力,三來則是避免該國徹底倒向蠻明。
此番兵分四路,由代善、阿濟格、杜度、阿巴泰統領。
不但要自行取得貢品,還要將泡菜國的部分人口遷移至大清腹地。
這便是范文程給皇太雞出的計策,以泡菜之人來充實大清的包衣數量。
若有五十萬泡菜人遷入腹地,用四十余萬作為包衣來開荒種地,余下部分還能組建泡菜八旗!
皇太雞思索之后,倒是覺得此法可行。
即使泡菜八旗之戰力連漢軍都不如,但讓其耕作也是可以的。
五十萬人便可至少能獲得五十萬石糧食,多出來的部分口糧等于可以能多養活十萬步兵。
若是能夠劫掠到百萬人口,那就更好了,總之要不惜代價,在泡菜國境內搜刮人口。
李淏對大清的如此蠻橫與殘暴,心生憤恨,但無奈自身實力不濟,只能派人前去苦苦哀求。
見到兵臨城下的代善,還得出城迎接,在此之前還遣人前往遼東的明軍駐地求援,希望得到大明皇帝的幫助。
只是等了一個冬天,大明皇帝的援軍都未到,對方反而勸說李淏應早些來遼東避難……
代善倒是沒動李淏所在的都城的人口,只是搜刮了價值數十萬兩銀子的財物。
余下三路人馬,則在泡菜國境內為所欲為,幾乎像是在自家菜園子里一樣,予取予求。
事后根據各個道的官吏統計,清軍此番劫掠走的人口不下七十萬之巨!
為了好少向朝廷繳稅,這里面雖然有地方官員夸大其實的部分。
但清軍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主要是劫掠人口,其次才是搜刮財物。
這些被挾持到清國腹地的人口要在冰天雪地里挨凍不說,還要走過千里路程。
最終能抵達目的地的數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當年被清軍挾持到關外的大明百姓便是如此這般。
不但這次,皇太雞打算往后每年冬季都征伐一次泡菜國,最終徹底消化這個居心叵測的藩國。
等徹底控制住泡菜移珉之后,那大清國的實力便能更上一層樓了,可以大為增加對抗蠻明獲勝之幾率。
刨去在路上凍死與病死的,抵達松花江沿岸的泡菜人口約四十四萬,皇太雞對此非常滿意。
持續五年的話,便可得到兩百萬泡菜人,等于增加了耕作上千萬畝良田的包衣,還能順勢富國強兵。
在從蠻明劫掠人口變得困難之后,泡菜國便是皇太雞心里的一個替代目標。
既然眼下對抗蠻明變得愈發困難,那么腳踏兩只船的泡菜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直接將其滅掉,或許在道義上會落人把柄,而且實際實施起來也較為困難。
莫不如將其人口逐步劫掠過來,為己所用,數年之后便可得償所愿了……
“哼!咎由自取!”
某新皇聞訊之后,對派兵馳援泡菜國沒有絲毫的興趣。
就這些白眼狼能得到啥好處?
皇太雞不嫌泡菜“辣”,那就吃唄!
如此一來,黃海北部的海鮮全歸自己,多好呀!
當泡菜二貨國王得知自己認為海鮮比其子珉重要得多,還有多傷心呀!
啊~哈哈哈哈……
整個冬天,某新皇除了了解本地的挖礦情況之外,都在琢磨每天吃啥!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讓自己吃好喝好,開春之后,還怎么繼續御駕親征?
既然大明與辮子陷入了拉鋸戰狀態,那就一年都不能休息,必須年年率兵出關攪和去!
春耕?
老子讓你年年春天都耕不上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玉环县|
德惠市|
满洲里市|
洪洞县|
桓仁|
道孚县|
永泰县|
深水埗区|
阳朔县|
栖霞市|
遵化市|
华池县|
昭平县|
沛县|
会东县|
浦东新区|
肥东县|
朝阳区|
大足县|
横峰县|
临汾市|
湘阴县|
云龙县|
阳新县|
宽城|
磐石市|
淮南市|
衡阳市|
和政县|
阿图什市|
龙江县|
广东省|
宾川县|
阳谷县|
亳州市|
东乌|
栾城县|
临城县|
日喀则市|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