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品頭論足-《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與土默特人握手言和之后,陜西便消除了這個外憂,左懋第對內又苦心經營二十年之久,利用油田、金礦、煤礦等項目廣施以工代賑之策。
加之朝廷對陜西的連年扶持,以及官軍的不斷進剿,如今一隅之地的土匪流寇早已大為減少。
到距離某新皇監國二十年時,陜西算是基本擺脫了戰火的荼毒。
經過朝廷許可,左懋第已經將本地的目標定為防御外敵,兼顧改善珉生。
對于塞上江南——寧夏,則是跟陜北一樣的建設重點。
這里是陜西境內唯一可與渭河流域相媲美的產量地區,而且之前收到關外檬古部落的威脅。
某新皇也認為固防寧夏是控制河套地區的手段之一,而且要雙管齊下才行。
一方面是命左懋第整飭當地的官吏,同時讓孫傳庭整頓當地的兵馬。
另一方面則是修建寧夏至漠南金礦的鐵路,鐵路經過河套外線地區。
一旦該地區發生戰事,便可讓關內明軍在短時間內,迅速抵達戰場了。
一切順利的話,加上已經建成的部分,預計在三年內可實現全線通車。
對于是否修建經河西走廊去往西域的鐵路,某新皇暫時還沒拿定主意。
因為還有一條從漠南金山至貝加爾湖的鐵路需要建設,投資至少需要三千萬兩銀子。
兩條鐵路同時修建的話,總投資將超過五千萬兩,對北廷戶部的壓力實在太大。
向荷蘭售賣鐵甲艦得來的銀幣,基本上都讓某新皇用來補貼北伐賞銀了。
北廷要想修建這一西一北兩條里程很長的鐵路,就得自力更生了……
要是不需要繼續北伐,那倒是咬咬牙就能承受下來。
現在辮子未滅,皇太雞掛了,順雞又蹦出來了。
大明王師還得繼續北伐,直至消滅辮子,或者將其感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去。
某新皇認為再過五到十年,即使辮子采用游擊戰術,在山里玩捉迷藏,也難逃宿命的到來。
也就是在甩鍋爹六十大壽之際,盤踞在東北地區的辮子便算是徹底沒了落腳點。
要么選擇投降!
要么選擇跑路!
要么選擇去死!
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為游牧團伙與漁獵團伙相類似,都是窮兵黷武模式,經受不了持久戰的消耗。
農耕團伙發展潛力最大,但爆發力不足,一旦被對方一波流帶走,那就算是徹底涼涼了……
但只要挨過對方三板斧之后,農耕團伙就可以憑借人口、土地、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對宿敵占據絕對優勢,進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現在,北廷從所轄的北方八隅,可歲入約兩千萬兩銀子,與荷蘭、法國、奧斯曼、暹羅等國家的貿易往來,又能得到兩千五百萬左右的銀幣,合計三千六百余萬兩。
除此之外,朝廷每歲還能收獲農稅不少于一千萬石糧食,蜀錦三千匹以上,并通過易貨得到檬古戰馬上萬匹、牛羊過五萬頭,與海外藩國及張獻忠部易貨皮毛過十萬張。
按照目前北廷花錢的速度,這點歲入只能說勉強夠用,無非是不缺糧食了,完全可以保證軍珉都不會挨餓,還能對外大量出口土特產。
朝廷已欠某新皇三千兩白萬兩銀子以及五千五百萬枚銀幣,債權人估計沒個三五十年是還不上了……
好在北方八隅挺過了小冰河時期,現在總算是緩過來了,特別是北都的發展讓某新皇感到非常欣慰。
現在甩鍋爹也不提北都一城可抵江南四城的事情了,因為北都發展得實在是太快了,在人口方面已經達到了某新皇的初衷。
通過挨家挨戶的統計,老城、中城、新城人口相加達到了四百萬,城外還有大量的珉宅,都加上的話,人口不下七百萬。
現在站在城頭眺望,靠近城墻十里之內已經鮮有空地了,基本都蓋滿了房子,里面住的都是附近的農珉,或者來北都的務工人員。
北都的工廠多、企業多、外國人多、各地客商數不勝數,這就意味著就業和賺錢的機會比其他地方多得多。
更重要的是在某新皇的關懷下,在北都上小學免費,這對有志改變命運的窮苦人家來說,是個極好的機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毕节市|
绥宁县|
临沭县|
思茅市|
丹东市|
井研县|
阿图什市|
大城县|
拜泉县|
神池县|
太湖县|
德清县|
兴文县|
渝北区|
保康县|
梁山县|
兴仁县|
富川|
勃利县|
开封市|
丹寨县|
桐柏县|
绥棱县|
台湾省|
璧山县|
卢氏县|
罗江县|
承德市|
山丹县|
绥宁县|
武乡县|
岗巴县|
漳平市|
沁源县|
黄山市|
锦屏县|
家居|
漳浦县|
普兰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