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66章:搞垮公司-《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十二艘鐵甲艦能否喂飽荷蘭議會,進而說服東印度公司放棄這個群島,某新皇還猜不出來。

    但可以肯定,只要時機成熟,自己就會派鄭芝龍的艦隊南下游弋,至少要保證經婆羅洲與蘇拉威西島去往澳洲的航線暢通無阻。

    若是具象化的話,那就是只要鄭芝龍和隸屬于北廷的艦隊的鐵甲艦數量達到百艘之多,便可以奪取東印度群島了。

    目前不算南都與泉州的造船廠,天津和登州加起來每個批次可以建造至少四十艘鐵甲艦。

    只要再完成兩個批次的建造,至少會多數八艘吉野、八艘來遠、四十艘致遠,總計五十六艘鐵甲艦。

    加上鄭芝龍原有的四十艘鐵甲艦以及北廷水師的三艘鐵甲艦,剛好接近一百艘。

    鄭芝龍在前三批次購買了兩艘吉野、兩艘來遠、三十六艘致遠之后,從第四批次開始,專注于采購大艦以及技術引進。

    第四批次采購了兩艘吉野、兩艘來遠、四艘致遠,但著手在福建泉州的造船廠建造鐵甲艦,并下了四艘定遠的訂單。

    刨去鄭芝龍采購的部分以及外銷的數量,第四批次還剩十四艘致遠。

    南廷以每艘一百萬兩加上價值五十萬兩銀子的生鐵的價格采購了四艘,余下十艘便被天津與登萊兩支艦隊瓜分了。

    能各得一艘吉野、一艘來遠、五艘致遠,這下蘇觀生與揭暄便都滿意了。

    由于鄭芝龍在第五批次里著重采購四艘吉野與四艘來遠,刨去已經被海外客戶定下的部分。

    天津與登萊這兩支艦隊還可獲得四艘吉野、四艘來遠以及十五艘致遠。

    也就是說,在崇禎三十八年時(1666年),理想狀態下,北廷所轄的艦隊服役的鐵甲艦包括九艘吉野、十艘來遠、二十五艘致遠。

    若荷蘭方面同意用東印度群島換取十二艘致遠的話,那么北廷艦隊鐵甲艦的總數將降低至三十二艘。

    同時期的鄭芝龍的艦隊鐵甲艦規模將達到六十艘,幾乎是北廷艦隊的一倍左右。

    不過從第六批次(1665-1670)開始,某新皇便會下令天津造船廠,建造八艘定遠、八艘吉野、四艘來遠。

    為了繼續保持出口,登州那邊還是以致遠為主,同時著手建造四艘來遠。

    即使法國與荷蘭都從大明這里引進了鐵甲艦的建造技術,打算笨鳥先飛。

    但在未來十年之內,想要抵消英國與西班牙艦隊龐大的數量優勢,還會從大明這里少量采購鐵甲艦的。

    預計兩國都會再買一兩艘,而且威尼斯人與奧斯曼人也會繼續采購,出口總數不會少于六艘。

    從致遠、來遠、吉野到定遠,四級鐵甲艦全部安裝了拿皇炮與反艦導彈,無非是裝備的武器數量不同而已。

    但從正在設計的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開始,拿皇炮就會被換成后膛裝填的新式火炮了。

    預計從第八批次(1675-1680)起,天津造船廠將會建造萬噸級鐵甲艦的試驗艦。

    俾斯麥號裝甲巡洋艦就是定遠的plus版,而后者則是吉野的plus版。

    某新皇發現讓科學院的艦船設計人員設計一款全新的戰艦很難,但讓他們在已經出爐的版本上對其噸位放大、長度增加,他們倒是很會玩。

    把定遠的艦體拉長三成、寬度增加兩米,便成了俾斯麥,只不過比原版的水線長度短了五米,寬度則多一米。

    某新皇認為沒必要完全照抄原型,因為只要造出來的試驗艦不沉,各方面的設計都達到預期的標準就行了。

    這種小步快跑的方式最適合科學院的設計團隊,同時還能讓大明海軍以及鄭芝龍嘗到甜頭。

    某新皇對造船廠的要求很簡單,只要造出來的鐵甲艦在航行時不變成潛艇,那就是成功了,全員便可以得到應得的獎金了。

    雖然已經造出來的三級鐵甲艦航速都只有十節左右,但某新皇認為差不多夠用了,沒必要追求太高的航速。

    與其保證高航速,不如保證較高的續航力,畢竟鐵甲艦的航速已經達到了本時代風帆戰艦的最高航速了。

    余下就是確保在追擊敵軍的風帆戰艦時,己方鐵甲艦上的存煤不能提前燒光……

    “你有把握說服東印度公司放棄東印度群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遂宁市| 泰兴市| 长宁县| 昌黎县| 乐陵市| 徐闻县| 泸西县| 龙井市| 玉环县| 保靖县| 云安县| 马公市| 于田县| 尼勒克县| 离岛区| 咸阳市| 湖南省| 仪陇县| 临湘市| 营口市| 军事| 商南县| 长垣县| 那曲县| 许昌县| 扎赉特旗| 湟源县| 清丰县| 临沧市| 武宁县| 西贡区| 太仓市| 甘德县| 博兴县| 沾益县| 灯塔市| 景德镇市| 绥德县| 理塘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