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愛心冰箱-《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鄭成功的辦事效率很高,七月初,第一批五百余匹戰馬從印度東部運抵漢達瓦底城外。
除了配備坐騎的上百騎兵之外,宋紀此番還攜帶了一千沒馬的騎兵。
目的就是采用以戰養戰之策,在戰場繳獲之后,便可上馬沖鋒了。
然而緬軍似乎刻意不留戰馬給明軍,在戰場上繳獲的健康戰馬屈指可數。
要么腿折了,要么中彈了,打了兩仗,明軍也只有三百騎兵得到了體型類似驢似的坐騎。
剩下的騎兵,就得眼巴巴地干瞅著,然后老老實實地當臨時步兵來用。
這下大部分騎兵都有了坐騎,剩下的人也在不久之后便可得到戰馬。
最遲在年內,便有更多的騎兵從本土運抵緬甸。
一旦明軍能形成步兵、騎兵、裝甲兵三位一體的作戰力量,在野戰時,便會展現出強大的突擊能力。
缺少騎兵的話,那就意味著只有火力與防御力,缺少速度優勢。
眼下這不到一千騎兵只能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戰場態勢。
按照宋紀的估計,為了消滅莽白的主力,至少需要調集五千騎兵。
若想徹底蕩平其殘部的話,并防備可能的偷襲,明軍騎兵數量最好達到一萬以上。
也就是說,光是采購戰馬一項的開支,就可能超過六十萬兩銀子。
算上養馬以及補充缺口的錢,總開始很輕松就翻倍了。
反正不是自己出錢,宋紀也就無所謂了……
從印度運馬的時間很短,但買馬的時間相對會很長。
因為賣家不會為了崇禎皇帝進攻緬甸,特意準備數千匹戰馬來銷售。
鄭成功估計要達到五千匹的采購數量,至少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再等倆月?
也只能這樣了!
崇禎很想趁著王師士氣正旺之際,讓宋紀率部迅速北上追擊莽白的殘部。
可惜相比莽白的騎兵部隊,宋紀部沒馬不說是寸步難行,也差不太多了。
人家打不過就跑,你就瞪眼追不上。
明軍在戰場上所取得的優勢無法轉化為勝勢,更變不成戰利品。
鄭成功的意思就是利用緬甸雨季河水暴漲,讓艦隊開進伊洛瓦底江與錫當河,從而徹底收復南部地區。
待數月之后,緬甸旱季來臨后,屆時從印度購買的戰馬也會到位,便可利用騎兵發動新一輪的進攻了。
崇禎對這個不那么迅猛但很實際的辦法也比較認可,在征求過諸將的意思之后便同意了。
鄭成功率三個陸戰旅及自家艦隊進攻伊洛瓦底江流域,張明振率三個旅進攻錫當河流域。
宋紀留三個旅駐防已經占領的漢達瓦底城,自己帶著四個旅繼續沿勃固河向上游推進。
不求速勝,但求不敗。
此番就是只要穩扎穩打,只要王師各部的主將不犯低級錯誤,緬軍就很難有可乘之機。
經過兩次較量,大家都知道當地蠻夷陣戰根本不是王師的對手。
夜晚警惕一些,固守營地的話,蠻夷想夜襲得手的幾率也不大。
考慮到緬甸不小的面積,崇禎此前也知道在短時間內收復該地的希望并不大。
眼下攻占了莽白的都城,打跑了莽白,王師又兩次取勝,自身損失無幾,算是比較成功的伊始階段了。
眼下最大的問題并非莽白那廝,而是當地的濕熱氣候讓遠道而來的王師將士極度不適應。
盡管所部人馬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已經算是很耐熱了,可緬甸南部的氣候比江南一帶的夏天還要濕熱得多。
想打勝仗,又想舒服,那就必須在海邊或者河邊才行。
鄭成功此前的建議,就考慮到這一點。
哪怕鄭軍以福建人為主,都扛不住當地的濕熱與蚊蟲。
鄭成功已經遣人迅速返回廈門,想方設法采購兩百套冰箱。
每套冰箱就是包括發電機的,不然光有冰箱,那就是個擺設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灵山县|
龙山县|
三台县|
绥芬河市|
来宾市|
克什克腾旗|
天全县|
隆安县|
东乌|
安泽县|
宿迁市|
文登市|
肥东县|
寿宁县|
余江县|
北安市|
盘山县|
环江|
定日县|
象州县|
门头沟区|
大城县|
永新县|
保定市|
河源市|
巴彦淖尔市|
洪雅县|
永福县|
临西县|
桂阳县|
浦北县|
龙门县|
莫力|
乌鲁木齐市|
潜山县|
内江市|
南郑县|
邮箱|
洪泽县|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