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生出大軍-《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自打二十多年前,李自成跟柴時華兩路人馬合伙來到,或者說被孫傳庭那狗賊攆到了西域,他就在此地安家落戶了,再沒打算反攻關內。
連哈密都沒去,因為博斯騰湖這一帶的環境實在是太好了,萬萬沒想到西域還有比陜南風光還要上佳之處。
最重要的是,該湖還是一座淡水湖,在西域,掌握了淡水便意味著有了綠洲,更不會被活活渴死。
湖里有大量的大頭魚(扁吻魚)和尖嘴魚(塔里木裂腹魚),讓初來乍到的大軍與家眷們能夠天天打牙祭,眾人簡直高興得歡天喜地。
鑒于該湖的重要性,為了不發生糾紛,同時還能利益均沾,李自成便與柴時華做了君子協定。
在定下各自的國號之后,李自成的西土大唐軍占據湖的北部,柴時華的西土大周軍位于湖的南部。
雙方平時互不侵犯,戰時通力合作,如此安排才能在暴明的狗官軍與西域本地土著的夾擊下存活下來。
這里原本是葉爾羌汗國的地盤,但該汗國的根基位于哈實哈兒(阿圖什)一帶,部署在博斯騰湖一帶的兵力并不多。
故而擁有不少火炮和火槍的李柴聯軍在短時間內便打跑了這里的守軍,并將該湖及附近百余里的地盤據為己有。
葉爾羌汗國在這里的守軍兵力不足兩千,雖然都是騎兵,可新來的對手卻比地頭蛇的戰斗力還要高。
柴時華的部隊本來就是大明官軍,盡管是實力排名靠后的甘肅邊軍,但畢竟是正規軍,重武器并不缺乏。
李自成的部隊則是從關內死里逃生過來的,西域的地頭蛇再難打,也比不了差點讓自己脫層皮的孫狗賊的秦軍。
本來李、柴到西域就是來搶地盤、打天下的,若是連地頭蛇都收拾不了,那就抹脖子算了。
看到本地風光如此之好,物產如此豐富,守軍不但數量很少,而且戰力不高,兩伙人自然是高興萬分,士氣鼓脹到頂點。
沒用半個月便拿下了整個湖邊地區,兩個月之內控制了方圓百里之遙。
地盤里的牧珉和牲畜便都歸二人所有了,牧珉不愿意合作可以滾蛋,留下牲畜便可。
李自成與柴時華的手下不少都當過羊倌,對這行當駕輕就熟,兼職放牧完全沒問題。
來到西域,那就不能采取在關內的那套伎倆了。
因為關內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明人,李自成可以就地吸收其加入自己的隊伍。
到了西域這邊,當地人就不買賬了,自己一味蠻干只能讓手下越來越少。
于是李自成便靈機一動,采取了較為和緩的鎮撫策略。
只要與唐軍將士和親,便可免于繳稅。
若是家中無適合婚配的女眷,提供牛馬用于耕作也可以免稅。
靠近湖邊的土地非常肥沃,李自成看過大概之后便決定調派人手進行耕作。
若是孫狗賊不追到這里的話,上萬人馬每年的消耗可是非常驚人的。
再說還有不少家眷,必須給他們安排個自給自足的活計才行。
這么多人白吃白喝的話,用不了一年,就能把自己給吃垮了。
種地也不用種別的,就是那狗太子宣傳的土豆就行。
此物高產不說,還很好養活,不用精心呵護,甚合李自成的心意。
大唐皇帝打算讓手下沿著湖邊,至少開墾出五十萬畝的良田。
如此一來,即使畝產一石,總計也能收獲五十萬石口糧。
足以解決大軍所需,還能將多余的部分儲存起來,用于戰備需要。
不過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情況卻不允許。
別的不說,光是土豆種子就不夠……
于是經過統計,頭一年種下了一萬畝地瓜、四萬畝土豆、九萬畝水稻、十二萬畝青稞、二十七萬畝小麥,另有其他果菜不下四十萬畝,總計近百萬畝之巨。
青稞種子是從青海土著手里,用器皿換的,小麥等作物的種子則是此前從關內搶來的,果菜種子則是當地的,總而言之能種在地里就算是成功一半了。
大家之所以很有干勁,是因為土地已經變成了自己的了。
李自成在登基之初,便犒賞追隨自己的有功之臣。
順理成章,第三任妻子高桂英自然成了皇后。
由于李自成的第一任妻子韓金兒,與蓋虎眉來眼去被殺。
第二任妻子邢夫人本來勇武聰明,負責管理后勤輜重,結果跟高杰眉來眼去。
李自成都沒來得殺,邢夫人便隨高杰投靠了暴明……
高桂英變為西土大唐皇后,其弟高一功自然成了國舅。
大將劉宗敏沒當上大將軍,但并未不滿,因為成了大唐帝國的鎮西王。
李自成的侄子李過為鎮南王(這個方向的壓力最小),李自敬(李自成三弟)鎮北王,袁宗第為為鎮東王。
而田化龍、儻守素、劉希堯、劉方亮、劉體純被封為五虎上將,辛思忠、劉汝魁、牛萬才、李來亨(李過義子)、劉體仁為前、后、左、右、中將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城市|
济阳县|
渑池县|
阿勒泰市|
漳平市|
和龙市|
柳州市|
长寿区|
瑞金市|
丰原市|
屏山县|
荥阳市|
海伦市|
冷水江市|
广昌县|
天长市|
凭祥市|
漠河县|
高陵县|
永吉县|
沈丘县|
威宁|
桃园县|
义马市|
得荣县|
海伦市|
巴林右旗|
水富县|
灵寿县|
平顺县|
浦县|
河北区|
农安县|
定陶县|
鹿邑县|
察哈|
浦江县|
东源县|
天水市|
平定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