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雖遠必挖-《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在蛀蟲們眼里,鮮卑利亞是天大的一塊肥肉,哪怕摸一下,都能沾得滿手是油。
具體運作流程是,先以某些移珉百姓的名義,將最好的地段都給搶到手。
然后私下再賣出去,等于空手套白狼,因為那些百姓根本就是杜撰出來的。
只是蛀蟲們忽略的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他們套的是某新皇的脖子!
這便意味著這筆買賣是百分之百砸鍋了,某新皇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雖然某新皇是不會從賣地這項目里得到一兩銀子的好處的,但這是朝廷的收入。
戶部有了新進項,才能加快還款速度,某新皇可是朝廷的最大債主。
這些蛀蟲等于從某新皇的債務里面掏錢,這是肯定不行的,而且要剁掉爪子!
都察院與廠衛合計查獲超過五百起相關案件,涉案官吏超過兩百人,虛構百姓高達五萬余人。
平均每起案件超過百人,按照每個移珉可獲百畝土地,每畝地價值一兩銀子計算,總案值便是五百萬兩。
看似是不多,但這才是移珉的剛開始而已。
往后一年五百萬,二十年累計便是一億兩!
虛構一百萬人的這種事,只要不及時予以阻止,蛀蟲們決計干得出來。
某新皇別的不行,下令抄家數第一。
從十歲便開始抄家,如今都具有三十年的從業經驗了!
這下好了,所有人員,包括家眷在內,悉數發配漠南金山挖礦,算是支援草原建設了。
他們不是愛錢么?
這正好讓蛀蟲們天天都能摸到金子,還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多開心啊~!
現在漠南地區的諸多礦場幾乎都處于缺工狀態,只有最先開采的一號礦可以滿負荷運轉。
工部統計過,光是漠南地區的總缺工數量便高達一百萬左右。
若是加上其他地方的數量,那就高達五百萬。
但這是最低限度,最理想的狀態是達到一千萬。
對于人口過億的大明帝國來說,這根本就不算甚子大事。
而且奴隸礦工越多,壓榨出來的剩余價值就越多,對朝廷歲入和股東分紅便越發有利。
某新皇認為的理想狀態是擁有高達兩千萬奴隸礦工,平均一個礦工間接對應十個明人。
若是奴隸礦工的數量翻倍,那就更好了,自己手里有的是礦可挖呢!
沒了辮子所帶來的軍事壓力,大明的經濟便可以直接升空了!
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就是工業資源、金屬貨幣、糧食產量這三項能夠跟得上。
前兩者都可以通過挖礦獲得,故而某新皇特別重視挖礦。
從靠近北極圈的金礦,到巴布亞新幾內亞島上的金礦。
只要體量夠大,那就雖遠必挖之!
在挖礦這方面,只要自己的狗腿子夠得著。
某新皇一不做,二不休,就是挖!
數萬法德狗腿子現在都成了礦區的監工,這算是之前他們為某新皇血戰到底的豐厚回報了。
監工不用沖鋒陷陣,伙食和薪酬待遇還很好。
每月五個銀幣加上半石大米起步,級別越高,賺得就越多。
礦區管吃管住管衣服,還給每人配備了坐騎。
工作也很簡單,就是負責巡邏礦區,維護當地的治安,順便抓點逃走的奴隸礦工而已。
在北方的諸多礦場,均有檬古騎兵負責協助。
而在南洋地區,則由某新皇派去的王師退伍兵來協助。
用法德監工的原因,就是讓他們管理歐洲過來的奴隸礦工。
王師的退伍兵能識字就不錯了,指望他們掌握外語就是天方夜譚了。
某些法德退伍兵也會一點外語,法軍退伍兵有些許會說西班牙語的。
德國雇傭兵不少會說英語,這就便于礦場接收從歐洲戰場運過來的礦工了。
從昊菁二十五年開始(1668),大明港口和南洋礦場便開始陸續接收運過來的白皮礦工了。
前兩年,每年都能獲得大約一百萬左右的礦工,極大地緩解了各大礦場的勞動力缺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郯城县|
淳安县|
涡阳县|
日土县|
恩平市|
明星|
上林县|
宕昌县|
分宜县|
禄劝|
资兴市|
丹东市|
额敏县|
灵台县|
武威市|
昌黎县|
盐源县|
南郑县|
宿松县|
留坝县|
洛阳市|
邛崃市|
安康市|
米林县|
泾川县|
云龙县|
清水县|
志丹县|
拉萨市|
子长县|
莫力|
衡阳县|
台江县|
洛川县|
宜宾县|
正镶白旗|
酉阳|
保亭|
临桂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