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巴拉頓湖-《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侯賽因在布達佩斯留有九千守軍,多瑙河西岸的布達城堡有六千,東岸的佩斯城堡有三千。
如果不主動出戰或者投降的話,那么敵軍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攻占已經要塞化的目標的。
布達城堡建在地勢較高的巖石上,具有地形優勢,屬于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
佩斯城堡是后來修建的,位于對岸的平原上,主要作用是橋頭堡。
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侯賽因允許守將丟失佩斯城堡。
但如果堅固的布達城堡在短時間內也丟了,那守將的人頭就要落地了……
用得到告急信到回師布達佩斯,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理論上是完全來得及救援的。
實際情況也是這樣,侯賽因已經得到了偵察兵的報告,布達佩斯尚在己方手中。
那就意味著這是典型的圍城打援了,而雙方的身份剛好與去年的克拉科夫之役相反。
己方變成了解圍的一方,而利奧波德一世所指揮的反奧聯軍變成了以逸待勞的獵人。
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先是給守軍發出了勸降信,在對方拒絕之后,便仿照對方在克拉科夫的所作所為,也環城挖設了壕溝。
深度足以容納士兵在里面躲避并開火,如此一來,自己也能用對方的戰術來給侯賽因上一課了……
侯賽因很清楚利奧波德的用意和目的,由于布達佩斯城內的糧草與彈藥都很充足,自己也就沒必要急于給該城解圍了。
你愿意圍,那你就先圍著好了!
毫無疑問,布達佩斯是戰略重鎮,不容有失。
但并不意味著對方只要圍困該城,自己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給該城解圍。
如果損失二十萬人,給布達佩斯解圍,那又有什么用呢?
在看過明帝國的諸多經典戰例之后,侯賽因愈發認為保存機動部隊的價值遠高于戰略要地。
只要自己保存好手里的這支二十多萬的大軍,那不是想打哪里都可以么?
反過來,麾下只有幾萬人的話,那真是走到哪里都可能挨打了……
據說為了報仇雪恨,這次利奧波德帶來了七十萬大軍。
對于這個數額,侯賽因在親眼看過對方的營盤之后,只能說不少于五六十萬。
可兩個數次都遠遠超過了自己麾下的兵力,對方占據絕對的兵力優勢。
己方唯二的優勢便是坦克與飛艇,其余都只能算是只能自保,進取不足。
見到對方也挖了戰壕,還打算讓自己嘗到塹壕戰的苦頭,侯賽因不禁意味深長地笑了……
盡管利奧波德的人馬眾多,但想圍困布達佩斯,尤其是這座橫跨多瑙河,那就必須將包圍圈擴大,投入更多的兵力。
所以根本無法切斷侯賽因所部與巴爾干基地之間的聯系,補給線無非是向東繞行到草原而已,并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到大軍的吃喝。
這里距離維也納并不算遠,更何況對方還控制著多瑙河的上游,水陸并進的話,補給起來并不困難。
侯賽因回師之后,便大幅度縮短了所需的補給距離。
在不主動給布達佩斯守軍解圍的情況下,這就逐漸變成了一場拉鋸戰。
見到對方沒上鉤,利奧波德也并不著急主動進攻,那就等于放棄了戰壕和布達佩斯。
在對方擁有坦克與飛艇的情況下,即使己部擁有兵力優勢,野戰也未見得能夠戰而勝之。
克拉科夫之役的失敗,反而讓利奧波德冷靜下來,也清楚了奧軍已經今非昔比。
如果自己再次無法取勝,那便會極大程度上打擊盟友的信心了,自己在中歐地區的威信也會驟降。
對方刻意不打過來,便應該是忌憚塹壕的可怕之處,說明這種挖壕溝的戰術的確有可取之處。
利奧波德手里還有兩張牌可打,一張牌是新任波立國王索別斯基已經承諾,波軍將于十天內抵達戰場。
為了感謝上次的神圣羅馬帝國的出兵救援,索別斯基答應此次至少出兵十萬,力爭一舉消滅敵軍,收復布達佩斯及其周邊地區。
雙方加起來的總兵力便高達六十萬,已經對奧軍形成了絕對的兵力優勢。
另外一張牌,則是巴伐利亞與漢諾威也答應各自出兵五萬,但必須在完成春耕之后。
也就是說,布達佩斯的戰事拖得越久,利奧波德手里的兵力也就越多,極有可能真的達到對外界吹噓的七十萬之巨!
要不是俄國已經被打得焦頭爛額,阿列克謝也能出兵至少五萬,這樣便可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反奧聯盟了。
將半個歐洲的力量聯合起來,奧斯曼是絕對無法戰勝的。
最終的結果只能損兵折將,灰溜溜地撤出中歐,甚至放棄整個巴爾干地區。
包圍圈附近的戰壕與營盤沒有發現波軍旗幟,侯賽因便明白索別斯基的人馬還沒到。
自己一旦在此時動手,屆時波軍突然出現在戰場上,便極有可能成為改變戰局的一股力量了。
不過侯賽因仍然不打算動手,新一批的補給很快就能到。
包括三十六門重炮、二百輛蒸汽坦克,以及不少于兩萬重騎兵。
對侯賽因來說,這批補對未來與敵軍的決戰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能多出一百輛,甚至五十輛坦克,就能讓戰局向己方傾斜……
所有蒸汽坦克都不是奧斯曼生產的,全都是進口貨,而且大部分還是二手貨。
即使這樣,蘇丹易卜拉欣一世也愿意全部吃下,因為是易貨貿易,完全不用花一枚銀幣。
明帝國愿意以每桶五銀幣的到岸價,每年從奧斯曼帝國采購不少于一百萬桶成品油。
科威特油田的埋藏深度非常潛,很多還是自噴井,開采難度幾乎為零。
易卜拉欣一世此前從未想過這種黑色液體能夠為自己賺錢,埋在地下幾乎一錢不值。
但在明帝國幫助自己開采并煉化之后,石油也成品油就等于是一桶桶銀幣了。
不但可以向法國、荷蘭、瑞典、威尼斯、羅馬等國成船的出口,還能從明帝國手里換取海量的各種新奇商品。
石油對易卜拉欣一世來說,真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帝國的價值堪比以自己名字命令的運河。
昊菁皇帝愿意從奧斯曼進口成品油,原因很簡單,從陜茜油田的進貨,然后煉化之后,其成本已經攀升到了將近十銀幣每桶。
為了保護油田的就業,朝廷才不得已每年采購二十萬桶,否則還不如全額從奧斯曼進口成品油。
現在奧斯曼出產的成品油幾乎成為了其最具優勢的拳頭產品,不但品質好,而且價格低,在市場上非常具有競爭力。
缺點也不是沒有,就是由于價格低,所以比絲綢、瓷器、茶葉以及新奇商品的純利潤要低得多。
但由于是可以工業化生產的大宗商品,完全能夠實現量大管飽,每個批次從科威特港口啟航的船隊都是以數十艘來計算的。
用成品油換取豪奢商品,自然是易卜拉欣一世非常喜歡做的事情,宮殿里到處都是明帝國的商品,甚至包括電話、冰箱、坐便器……
但在享樂之余,易卜拉欣一世也沒忘了采購能夠保衛帝國和自己的武器裝備。
每年至少從明帝國進口二十門重炮、五百輛蒸汽坦克、一萬支左輪步槍等先進武器。
尤其是奧斯曼駐大明大使聽說明軍開始大規模淘汰初代蒸汽坦克之后,便立刻活動起來。
通過與昊菁皇帝以及軍機大臣們的溝通,簽訂了采購了至少一千輛二手蒸汽坦克的合同,并保留以相同價格采購相同數量的追加訂貨權。
當年為了保護己方步兵,同時反擊東虜騎兵,昊菁皇帝下令制造的初代蒸汽坦克不少于五千輛。
如今沒有天災影響,朝廷歲入逐漸攀升,除了給海軍采購鐵甲艦之外,便開始給陸軍換裝第二代蒸汽坦克。
除暫時無法收回的邊遠地區之外,所有初代蒸汽坦克都將被回收,經過全面檢查車況之后,再決定是拆解還是轉賣。
在大使的努力下,奧斯曼帝國拿到了可供出口數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余下兩千多輛,將會賣給北美的張天寶、緬王朱慈煥。
車體強度不能適應打仗所需的,則可低價出售給鮮卑利亞的農戶,當拖拉機用……
昊菁皇帝根本就沒把這批舊貨當回事,但是下家就不這么想了。
法國與荷蘭都已經學會了制造蒸汽機,自然會組裝蒸汽坦克。
奧斯曼的技術就遜色不少了,也用成品油換購了相關技術,目前還在學習階段。
不過裝備速度自然沒有直接買成品更實惠,用成品油換成品坦克,在易卜拉欣一世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交易。
對于這只老朋友想要購買最新的第二代蒸汽坦克的申請,昊菁皇帝也答應下來。
因為大明的蒸汽機技術分為好幾等,頭等的自然用來裝備鐵甲艦。
二等貨則用于火車頭,三等用來當作坦克動力,最差的自然給拖拉機用了……
新坦克也接受易貨方式,但比二手貨貴十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东城区|
尼木县|
东阳市|
兴安盟|
丰镇市|
盱眙县|
神池县|
抚远县|
长宁区|
安溪县|
青冈县|
新和县|
浦北县|
民县|
松滋市|
福安市|
柘城县|
靖江市|
沙田区|
浪卡子县|
班戈县|
临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滦南县|
禹城市|
赤水市|
通榆县|
保靖县|
鄂托克前旗|
新昌县|
建水县|
斗六市|
上虞市|
滕州市|
宜黄县|
孝义市|
云浮市|
康马县|
碌曲县|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