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龐然大物-《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圖爾維爾之前聽說了荷蘭用海外屬地換購三級鐵甲艦的事情,他還認為明帝國不會輕易向荷蘭一次交付超過四艘三級鐵甲艦。
然而事實比他的臆想更為夸張,明帝國居然直接拿出了十艘三級鐵甲艦,而且還是全新的,這就讓他在驚詫之余,被大大地刺激到了。
這不但說明明帝國的造船實力非同小可,雙方肯定蓄謀已久,針對的目標就是法國,借此機會扶持荷蘭海軍,從而抑制法國海軍的發展。
柯爾貝對圖爾維爾的猜測也比較認同,可他對此也一籌莫展,明帝國的實力與地位在世界上是超然般的存在,絕不是眼下法國可以撼動得了的。
或許是因為孔代親王在北美的大肆擴張,尤其是派遣部隊不斷西進,將部分隸屬于明帝國的附屬國的土地收入囊中,引起了明帝國的不滿。
這才導致了出現這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如果是情況屬實的話,那就說明這位皇帝對法國在北美的大肆擴張的不滿已經不是近期的事情了。
明帝國海軍仍然在使用地中海西部的馬洛卡島,也對北美的戰局沒有太過干涉,這并不意味著對方可以容忍事態繼續發展下去。
柯爾貝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如果世界第二的法國一再侵占世界霸主的利益,曠日持續下去,恐怕最后不會得到一個很理想的結果……
與其說一次向荷蘭支付十艘三級鐵甲艦是筆大交易,不如將這筆交易視為對法國的變相警告!
己方在與荷蘭和明帝國分別結盟之后,就不能輕易再撕毀協議,向荷蘭宣戰了。
國王陛下的野心就算再大,也是有自知之明的,這時候向明帝國宣戰,恐怕就等于向半個世界宣戰了。
不光是國王陛下,任何一個有理智的法國人,也不敢這么做,連孔代親王都讓所部打著追擊敵人的旗號,才敢不斷西進的。
沒人敢宣稱明帝國就是法國的敵人,否則說出這句話的人肯定將會被大部分法國人視為公敵!
貴族、將領、富商每年都從明法貿易里獲益非常,兩國開戰之后,這筆錢就等于直接被掐斷了。
大家都不愿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那最好的結果就是根本不要發生!
哪怕明帝國的軍隊真的與法軍在北美戰場上打起來,最終也只能定性為誤會,連軍事摩擦都算不上!
想到這里,柯爾貝越發覺得國王陛下的野心與實力不成正比……
起碼默許孔代在北美瞎折騰,這種不斷損害盟友利益的行為,的確是個不理智的決定。
根據駐明帝國大使的回憶,其皇帝從未在報紙上發表過關于不滿法國在北美損害己方利益的文章。
只有傻子才會認為這位皇帝對這件事根本不知道,正相反,對方一直不表態,可能就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不論怎樣,都最好在己方消化三級鐵甲艦的建造技術之后,否則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圖爾維爾很想看到明帝國無法向荷蘭交付十艘三級鐵甲艦,那可能導致明帝國的信用危機。
然而事實讓他大失所望,根據駐天津參贊發來的電報,對方已經悉數交付了。
心里非常難受的圖爾維爾只能借酒消愁,因為法國海軍與荷蘭同行的實力差距,一下子被拉開了二十年以上!
法國或許能在十年之內建造出六艘三級鐵甲艦,加上已經購買的四艘,從而追上荷蘭人的腳步。
也只能先實現了這個小目標,之后才能憑借自行建造三級鐵甲艦的技術優勢,真正實現反超荷蘭人的初衷。
這這一切還要建立在一個特殊前提條件之上,那就是十年之內,明帝國不會向荷蘭人提供四級鐵甲艦!
不然己方也只有干瞪眼的份,這個大膽的猜想也并非不可能實現。
荷蘭現在得到的十艘三級鐵甲艦可是一個銀幣都沒花!
之前的十年,加上之后的十年,合計二十年。
每年積攢一百萬銀幣,便是兩千萬銀幣了。
翻一倍的話,就是四千萬銀幣,應該能給一艘四級鐵甲艦支付首付款的了。
圖爾維爾甚至想到,屆時荷蘭人還要賣地購艦的話,對法國海軍的打擊就太大了……
聽說荷蘭人在南亞次大陸還有兩塊地皮,想想都讓圖爾維爾感到頭疼。
萬幸法國也在該地區有不錯的地皮,或許可以來個后發制人。
圖爾維爾不想把軍火采購變成房地產交易,但己方沒錢,又有什么辦法呢?
假設一艘三級鐵甲艦的現價是四千萬銀幣,那么一艘四級鐵甲艦標價七八千萬是絕對不算貴的。
往后鐵甲艦會隨著排水量的增加而越來越貴,屆時法國海軍再想購買就難上加難了!
柯爾貝不同于圖爾維爾,后者只需要負責海軍事務就行了。
這次來到明帝國,除了購買三級鐵甲艦和相應的技術之外。
帶來的三千五百萬銀幣還剩兩千萬沒花出去,柯爾貝也不打算再帶回去了。
尤其是在看過飛機與機槍的表演之后,柯爾貝更是百感交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临邑县|
太仆寺旗|
台南县|
兖州市|
鹤庆县|
大港区|
榆社县|
利津县|
宁德市|
张家港市|
安徽省|
通榆县|
高尔夫|
定州市|
突泉县|
庐江县|
平远县|
大新县|
孝感市|
临汾市|
章丘市|
宁波市|
邻水|
耒阳市|
栾川县|
连云港市|
吐鲁番市|
南江县|
浦东新区|
定安县|
庄浪县|
桐庐县|
随州市|
昔阳县|
安仁县|
木兰县|
东源县|
惠州市|
峨边|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