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29章:反超法國-《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土豆豐收了,而且是北地和本土均取得了大豐收,昊菁皇帝對此也愛莫能助了。

    年年號召大家吃土豆,聽眾們早就吃得疲倦了。

    酒樓、飯館里最便宜的菜就是土豆絲了,簡直比咸菜還便宜。

    腌制咸菜還需要時間,熗土豆絲僅需一盞茶的工夫就能上桌。

    到了店里,只要客人點道葷菜,老板就可以送你一大盤子熗土豆絲。

    由此,茶館里也多了一道小吃——薯片!

    要一盞茶,哪怕最便宜的,老板也會送客人一小盤薯片,作為佐餐之物。

    薯片貴的地方不是土豆,而是炸土豆片的油。

    食用油的來源有幾個渠道,一種是陸地,一種是海洋。

    后者就很簡單了,漁珉出海,運氣好的話,直接就能逮條成年鯨魚。

    為經過精加工的原料油價格是每斤一百錢,經過加工的食用油價格從每斤一百五十錢到兩百五十錢不等。

    差距大的原因就是分為動物油和植物油,前者里面,經過加工的鯨油的價錢最貴,達到每斤兩百錢,接近芝麻香油每斤兩百五十錢的價格。

    原料鯨油也能買到每斤一百錢,捕獲一條成年鯨魚,少說也能得到五千斤鯨油,折價五百兩銀子或七百五十銀幣。

    加上鯨肉賣的錢,刨去出海的總成本,一條鯨魚就能讓船主賺到四五百兩銀子。

    比起捕小魚,捕鯨的獲益自然非常之高,而且市面上非常搶手,根本就不愁賣。

    若是能夠抓到最值錢的抹香鯨,一條就能凈賺至少兩千兩銀子。

    抹香鯨是不可多得的貢品,鄭芝龍每年都會想方設法,至少上貢六條抹香鯨。

    北方的哪只船主若是能有此收獲,便可將此物作為叩開當地衙門的敲門磚了。

    抹香鯨的死對頭,大烏賊以及其家族,都是餐桌上的好東西。

    受到某皇帝以及某親王的影響,該家族早已成為了皇室的最愛。

    用鐵板燒的方法來烹飪,真是讓大家百吃不膩。

    御廚使用食用油,自然來自瓊州的土特產——橄欖油!

    從健康角度出發,橄欖油當然比動物油要好得多。

    百姓喜歡動物油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做菜更香。

    同理,大豆油也是如此。

    關東至黑水以南地區,按照當地的土地情況,只允許種植水稻、大豆、玉米、土豆、地瓜這五種主要作物,種植其他作物要經過朝廷批準。

    水稻和大豆是重中之重,擁有絕對的有限權利,剌魯衛以南那片地方出產的大米早已成為了貢品……

    在風調雨順的年景,除東北地區之外,昊菁皇帝更鼓勵北方地區的農戶種植容易儲存的玉米和土豆,防止陳糧發霉生蟲。

    于是乎,夏季啃玉米,另外三季吃大碴子粥,成為了北方百姓的主要果腹方式。

    主要的副食自然就是各種的土豆衍生菜肴了,連孩童們的零食都是烤土豆。

    由于季節的原因,夏季百姓們還能用時令果菜來豐富一下餐桌。

    到了冬季,絕大多數窮人就只能開始吃魚模式了。

    入冬,特別是上凍之后,不論是江魚還是海魚,就很容易保鮮了。

    尤其是畿輔地區的百姓,跟著昊菁皇帝借光。

    海捕的海鮮被首先用來供應畿輔市場,因為這邊購買力非常之強。

    貢品海鮮跟此前一樣,也就只有十萬斤而已,數量不會太多,但質量上乘。

    鮑魚算殼,最小也要達到巴掌那么大。

    海螺最小,必須達到成年男子拳頭那么大。

    金槍魚都是五十斤起步的,只有黃魚可以降低到每條六斤。

    像出水就死的長江刀魚,昊菁皇帝嫌棄這玩意刺太多,就根本沒讓南方上貢過。

    至于陽澄湖大閘蟹,明顯沒有臉盆大的堪察加帝王蟹吃得過癮。

    比起來,昊菁皇帝更前來于遼東三鮮——海參、鮑魚、蝲蛄!

    南方三鮮則是金槍魚、石斑魚、鯊魚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巴林右旗| 千阳县| 新晃| 镇巴县| 石嘴山市| 彝良县| 徐闻县| 通化县| 华坪县| 宜城市| 光泽县| 临漳县| 城固县| 深州市| 星子县| 镇安县| 广宗县| 泰顺县| 武定县| 铜陵市| 双桥区| 竹北市| 多伦县| 筠连县| 井陉县| 如东县| 涪陵区| 娄烦县| 汤原县| 麻城市| 东安县| 霸州市| 平山县| 宜兰市| 墨脱县| 富源县| 巴马| 车致| 阜康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