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29章:反超法國-《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過程是先把修建鐵路所需的諸多設備與機械,從本土運來,然后將鎮東城作為起點,盡快往復地鋪設鐵軌。

    再就要在鎮東城建立一座冶煉廠,用來冶煉礦石,金礦石不能在礦區進行冶煉,以降低中飽私囊的幾率。

    到了南非,鄭芝龍是這輩子頭一次體會到上面沒人管著是何等的舒爽。

    哪怕在自己控制的福建,似乎都沒有在南非這般心曠神怡。

    怪不得那些藩王哪怕倒搭錢,也希望移藩海外。

    不光如此,所有的藩王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衙門與軍隊。

    只要愿意,還可以自己搞個內閣與六部,連首輔、次輔、閣老都可以任命。

    對于這些事情,一向開明的昊菁皇帝是懶得管的,只要不自己升級自己為皇帝就行了。

    張獻忠是個例外,不過也自降為兒皇帝,不敢公然與昊菁皇帝平起平坐,哪怕其內心就是這么想的。

    鄭芝龍知道自己被外方,就意味著這個異姓王的頭銜是絕對可以保住了。

    不光能保住,還能世襲下去,問題是一門出兩王,委實有些過分……

    自己從鎮海公變成了鎮海王,長子則是定海公。

    皇帝有言在先,等長子出征北美凱旋之后,也必定會被擢升為藩王。

    帶自己傳位給次子后,等于長子和次子都是大明藩王了。

    想到這里,鄭芝龍不禁感覺造化弄人。

    曾幾何時,自己能當上朝廷冊封的總兵官,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從昊菁二十六年(1669)抵達南非,到昊菁三十一年(1674),通往礦區的鐵路建成通車。

    在鄭芝龍的努力下,已經有超過百萬福建老鄉連同作戰部隊及家眷搬到了南非。

    到這邊,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家家當地主導的終極夙愿。

    在福建老家,別說是地主,連佃戶都撈不著,因為可耕之地實在太少。

    不在海上混飯吃的話,一些窮苦百姓基本就沒活路了。

    而到了南非這邊,土地多到一眼望不到邊,只要有力氣,就能獲得足夠多的地可耕。

    考慮到南非這邊的實際情況,為了盡快解決糧食問題。

    鄭成功下令,哪怕作戰部隊,在春耕時也要全員參與,包括他自己和麾下將領。

    只有實現糧食自己自足,往后軍隊向北推進才會有充足的軍糧保障。

    好在鄭軍機械化水準堪稱全球第一,坦克在不打仗的時候還能當拖拉機來用。

    上下齊心,眾志成城,僅用了三年時間,所有定居點就都完成了既定目標,全都產出了足夠多的余量。

    到昊菁三十七年(1680),西地的移珉規模已經超過了兩百萬,并且第一批在當地出生的孩童已經學會了認識五百字以及加減乘除運算。

    這都得益于鄭成功的命令,鄭氏出錢聘用老師,每家每戶只需要讓孩童還上課就行了,學校完全不收學費。

    若是明人與當地的黑夷均不識字,那除了膚色與言語,那就真沒多大區別了。

    在非洲南部想立足很容易,想發展,那就必須讓百姓的后代識字才行。

    沒有文化,也就等于斷絕了發展科學技術的出路。

    鐵甲艦的建造與使用,都不可能讓文盲來完成。

    當地的識字之人越多,西地的實力自然就越強大,西夷也就不敢輕易前來占便宜了。

    往后哪怕是種地,也要會開與會修拖拉機才行,因為要降低成本,就必須實現機械化作業。

    入伍參軍更須識字,進衙門當差就不用多說了。

    在看過法國的情況之后,鄭成功認為,再過一百年,西地的國力便可能與法國相匹敵了。

    一百年可從福建移珉兩千萬,加上南非本地生出來的一千萬,總人口可達三千萬。

    這絕對是法國級別的國家的人口了,除了大明本土之外,可與世界上任何一個西夷國家相抗衡。

    鄭成功相信尊師是不會坑害自己的,自家連最新型號的鐵甲艦都可以擁有。

    在科技支撐的前提下,西地發展必定無比迅速。

    加以時日,追上甚至反超法國,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乾安县| 南靖县| 宜春市| 思南县| 晋城| 禄劝| 许昌市| 淮滨县| 河南省| 延寿县| 曲阜市| 白城市| 南华县| 洛浦县| 县级市| 光山县| 克什克腾旗| 资源县| 高阳县| 深圳市| 五原县| 威海市| 冷水江市| 定兴县| 琼海市| 饶阳县| 枝江市| 临西县| 北碚区| 景泰县| 辽中县| 安仁县| 星子县| 岳池县| 东莞市| 慈利县| 莆田市| 龙岩市| 达州市|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