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37章:直接照抄-《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這些都是廉價勞動力,也是兵力的主要來源,鄭芝龍可是損失不起。

    待蒸汽鐵制商船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后,一次便可以運輸八到十萬人。

    除此之外,昊菁皇帝還鼓勵大明商人們去新到手的地盤,譬如莫斯科那邊去開辦工廠及開發礦山。

    庫爾斯克擁有全歐洲最大的鐵礦,儲量高達五百億噸,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缺點就是距離辮子的地盤很近。

    昊菁皇帝已經下令輪換過去的陳永華率三個旅駐扎在布良斯克、奧廖爾、庫爾斯克一線,確保南翼的安全。

    對于開發庫爾斯克鐵礦的商賈,給予第一個十年全額免稅,第二個十年僅稅一成的優厚待遇。

    昊菁皇帝不打算用寶貴的運力資源來運輸鐵板這種低附加值的玩意,在礦山附近開設一家鋼鐵廠就全解決了。

    辮子敢來找死,那正好,西征大軍已經好幾年沒大打出手了,某些將領和軍官正愁沒戰功可撈呢!

    現在坦克有了,飛機有了,機槍也有了,就差辮子騎兵沖過來挨突突了……

    由于北地非常之大,運往該地區的飛機數量已經達到兩百架。

    但這還遠遠不夠,昊菁皇帝認為駐扎在北地的空軍部隊至少要列編一千架飛機。

    在西部地區用來偵察敵情,同時支援地面部隊的防守和進攻。

    在中東部地區則用來搜索,以發現迷失方向的部隊和被困的商隊。

    縱貫北地的萬里南線一帶,其土地至少可以養活兩三億人,約等于當下的整個大明人口。

    在昊菁皇帝的力主下,朝廷正以每年至少五百萬的速度向北地移珉,目的就是盡快消化這片富饒的土地。

    富饒不用加引號,因為該地區的氣溫雖然不如大明本土,糧食也僅僅是一年一熟。

    然而地下資源極其豐富,在解決人力與運輸這兩大困難之后,對該地區進行規模化開發就可以迸發出巨大的價值了。

    根據朝廷的規定,北地定居點分為五個等級。

    村級定居點為一百戶,鎮級定居點為一千戶,縣級定居點為一萬戶,府級定居點為十萬戶。

    前兩個等級為集中后的數量,后兩個等級為區域內的總數。

    城級定居點也為十萬戶,但就是大號的鎮,屬于居珉集中居住的地方。

    每城須達到五十萬人的規模,便于管理、建設與保護,也能形成規模效應。

    成級定居點里的人,幾乎不參加農業勞動,都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

    根據規劃,從黑水上游,一路延伸到伏爾加河中游地區,都將變成大明的定居點。

    力爭在二十年之內,建成三十萬個村級定居點,一萬個鎮級定居點。

    修建人口達到五十萬以上的城市六十座,使北地的城市人口達到三千萬。

    從而推動北地的城鎮化發展與工業化進程,促進北地的經濟發展,將該地區徹底消化掉。

    只要不為非作歹,到了北地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論捕魚還是種地,甚至砍樹賣柴火,都能養活自己。

    向北地移珉最多的就是陜西、山西、河南這北方三省,山東與北直隸則是向東北輸出人口最多的省份。

    由于路途的關系,移珉北地的待遇比去東北還好,最好的就是去烏拉爾山以西地區。

    適齡男丁到了地方,就給五百畝土地,具體地點可以隨便挑,還免費發放一輛拖拉機。

    哥倆作伴去那邊,下車就意味著上千畝土地到手了。

    當地駐軍還會派人來主動教授百姓如何在這里生活,甚至幫你娶匹大洋馬當老婆。

    發土地、發女人,還發拖拉機!

    對普通農戶來說,昊菁皇帝就是千古以來最大的大善人了!

    很多農戶并不愿意進城務工,不想被商賈或者工廠老板謾罵。

    留在老家的話,憑借手里的那點地又無法改善生活,也就只能滾個吃飽而已。

    想過得更好一些,又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受窩囊氣,去北地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上饶县| 沈阳市| 咸丰县| 博爱县| 松江区| 社会| 加查县| 大埔县| 兴城市| 西宁市| 德庆县| 黄骅市| 滨州市| 湘乡市| 杭锦后旗| 星座| 青田县| 邵阳市| 拉孜县| 昌吉市| 克东县| 田林县| 惠水县| 咸宁市| 千阳县| 贡山| 额尔古纳市| 石棉县| 青神县| 长岭县| 郁南县| 商洛市| 定边县| 西乡县| 类乌齐县| 体育| 南汇区| 当涂县| 定结县|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