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39章:全球排名-《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北都城內的土豆售價也很便宜,連乞丐都能吃得起這玩意,就是得益于北地和東北的連年大豐收。

    農業是法國的強項,尤其是在得到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半個亞平寧半島以及半個英格蘭之后。

    這些地方的氣候和土壤都非常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加上北美的地盤,使得法國的糧食收獲得到的急速攀升。

    在柯爾貝的幫助下,路易十四現在完全不用擔心貧農會反對他了,因為每家農戶都分到了足夠多的土地。

    買不起不要緊,法蘭西銀行會給予農戶貸款來買地,貸款期間,農戶用小麥或土豆來還債就行了。

    等銀行得到了農作物,再將這些東西售往戰亂的中東歐地區,從而讓路易十四得到了大量的珠寶、藝術品、貴金屬。

    由于歐皇提供了比較令人信服的數據,昊菁皇帝自然很給他面子,將法國的農業收獲設定為一千三百萬噸,成為刮地皮的世界第一。

    具體數據是多少,昊菁皇帝也不想刨根問底,完全沒這個必要。

    根據方以智從法國回來之后的報告以及這些年搜集到情報,連法國的普通農戶,都可以雇傭黑叔叔來種地了。

    農戶可以直接掏錢一次買斷黑叔叔的所有權,也可以向銀行貸款,然后分期支付農作物。

    昊菁皇帝很高興看到,路易十四的法蘭西正在逐步被自己給黑化……

    世界第三刮地皮大國是新印加帝國,在奪取了前西屬拉普拉塔總督區之后,讓波洛終于可以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愿望了。

    本來昊菁皇帝還不打算在農業里加入畜牧業與捕撈業,但考慮到奧斯曼與波斯那邊的情況,就必須加上了,畜牧業可是人家的強項。

    在先后得到草原與中亞之后,大明的畜牧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存欄量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全國在冊三十七萬頭牛(含耕牛、肉牛、牦牛)、四百零五萬匹馬(含戰馬、馱馬、耕馬)、八百六十六萬只羊(含山羊與綿羊)、五百五十二萬頭豬,驢騾合計在百萬頭以上。

    在冊數量高居世界第一是沒多大問題的,連奧斯曼也比不了大明,只能屈居世界第二。

    大明本土是禁止宰殺牛的,但在西域那邊,人家怎么吃,朝廷就管不了了,連駐軍都喜歡吃牛肉。

    本土明人想吃牛肉也簡單,只要買用冷藏船運來的海外牛肉就行了。

    海外牛肉在離岸之前,都要在大明在當地設立的防疫點進行現場宰殺,并直接檢驗,方可得到出口許可。

    這樣布置的話,即使進口牛肉真出了事,也能追本溯源,迅速找到問題的源頭。

    在冊牲畜數量的確不少,但比起大明的兩三億人,那就決計算不上多了。

    這也是昊菁皇帝力主進行海捕,并且每年都要大規模建造漁船的原因所在。

    明人做別的行當或許不行,但在飲食這方面,完全可以當別人的祖宗!

    不到六百萬頭豬,完全扛不住這么多飯桶的瓜分!

    為了保護豬與其他牲畜的相對安全,昊菁皇帝也只能對河鮮與海鮮下手了。

    僅在海捕方面,不算海外藩國,本土與東南亞在冊的漁船高達近七萬艘。

    其中,大噸位的蒸汽鐵制漁船達到近九百艘。

    改裝蒸汽漁船,也就是木頭船加裝了蒸汽機的,達到近三千艘。

    這些改裝船多半都是船齡比較大的商船,被漁夫便宜買來從事海捕。

    加裝了蒸汽機之后,一方面可以提高逆風時的航速,另一方面能夠放置冷柜,保證海鮮不會變質。

    冷柜有蒸汽款與燃油款,前者可由船用蒸汽機提供動力,好處就是加煤就行了,北方煤價便宜,船主更偏向這種款式。

    燃油款適合缺煤的南方船主,也不需要買蒸汽機,給漁船進行大改,只要買個冷柜和燃油發電機,就可以出海下網了。

    根據多年來沿海各地上報的數據,以及廠衛實際蹲點采集的結果,大明過去三年的平均海捕量大概在兩百四十萬噸左右。

    這是純海鮮蛋白質的數據,不算海帶、紫菜之類的植物。

    折合就是四十八億市斤,平均每個明人能到嘴二十余斤。

    看似是不少,其實每人每月就兩斤,內陸腹地也就全仗河鮮罷了。

    昊菁皇帝認為這個水準還遠遠不能體現出大明工業實力,必須加大每年下水的蒸汽鐵制漁船數量才行。

    要讓海捕與進口海鮮的總數達到一千萬噸,平均三十人一噸,每人六七十斤海鮮才夠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祝| 中西区| 安国市| 昌宁县| 万荣县| 黄骅市| 怀远县| 佛教| 曲阳县| 花莲县| 邯郸市| 伊金霍洛旗| 伊吾县| 福贡县| 万安县| 于都县| 修武县| 大宁县| 新乡县| 曲阳县| 清新县| 马鞍山市| 玛多县| 平舆县| 咸阳市| 湖州市| 沙坪坝区| 绥阳县| 淮安市| 广西| 磐石市| 平邑县| 汉源县| 凤翔县| 江口县| 清涧县| 榆社县| 蛟河市| 鸡泽县| 栾城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