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炫耀國力-《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由于東方世界講究財不外露,昊菁皇帝也就念在很多土豪都在照章納稅的份上,讓報館撤掉了第五期關于富豪的內(nèi)容。
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某些歹人看過這期之后,可能對一些土豪甚至其家眷下手。
這期還是印出來了,但并未公開發(fā)售。
不是下面人不聽皇帝的命令,一意孤行,是那些土豪反而成為了唯一的買家!
他們不想讓外人知道自己的身價,卻非常想知道別人的身價,這就是獵奇心理在作祟。
既然是私下發(fā)售,內(nèi)容還比較引人入勝,價錢就不可能是兩個銀幣一本了。
一百萬!
不還價!
這就是昊菁皇帝的開價,也是最終報價!
等于當期銷售五十萬本,那就算是對得起報館編輯們的辛勤努力了。
允許商賈們集資購買,不論是北都的還是南都的,錢塘的還是長洲的,一律可以入股。
買雜志也能入股?
皇帝應允,自然可以!
有了電報以及各集團公司駐北都的辦事處之后,募資速度那是相當之快。
一周之內(nèi)便湊齊了一百萬,金額看似很多,但架不住土豪數(shù)量太多。
參股的土豪家族不下五百家,平均每家也就出資兩千銀幣而已,完全就是九牛一毛罷了。
除了昊菁皇帝及皇室、內(nèi)閣、軍機處之外,其余衙門都沒得到這本私下發(fā)售的雜志。
總計印了五萬本,均價二十銀幣一本,算是系列精裝書籍的價格了。
昊菁皇帝代皇室與群臣自留五百本,余下四萬九千五百本可供股東們分配。
根據(jù)出資的等級,每家股東都能分得五十本至一百五十本不等。
用兩千銀幣便知曉了整個大明帝國實力靠前的富豪家族的情況,當然是極為劃算的事情。
這就大大便于以后聯(lián)姻與合作了,不論是商場還是戰(zhàn)場,只有強強聯(lián)手,才是最為便捷的成功方式。
由于是私下發(fā)售版,應讀者們的強烈要求,top20也變成了top500,這個規(guī)模的介紹才能滿足他們的訴求。
內(nèi)容的暴增,導致雜志的厚度也是空前的,頁碼高達一千多頁。
即便如此,每只土豪也只能做兩頁紙的內(nèi)容而已。
在昊菁皇帝看來,這簡直就是《土豪相親指南》!
但根據(jù)線人們的報告,那群不差錢的讀者們看得卻是津津有味。
雜志介紹了土豪的背景、現(xiàn)狀、資產(chǎn)、控股企業(yè)、行業(yè)地位、發(fā)展前景等方面,盡管是囫圇吞棗式的介紹,也算是讓讀者們大開眼界了。
不過大明最有錢的還是朱、鄭、沐這三家,在這里就不會列入其中了,在商言商,以純粹的商人為主要介紹對象。
像帶頭向昊菁皇帝效忠的糧商于松屹,得益于朝廷的訂單,以及及時轉型升級,其家族的總資產(chǎn)已經(jīng)超過五千萬銀幣,排名十二。
馬永亮馬氏家族是大明本土最大的鹽商,一家便占據(jù)了北都一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榜單上排名第十五。
茶商范巧智所在的范氏則是浙江最大的茶商,在大明也位居第二,第一則是控制著整個福建大紅袍茶園的鄭芝龍。
榜單里當然有后起之秀,譬如蘇州府的陳氏家族,依托上萬部紡織機的工廠,以及當?shù)氐恼娼z原料,一舉躍居排行榜的前三十。
陳氏家族在長洲、常熟、昆山、太倉、嘉定都有工廠,是蘇州府乃至南直隸第一私人納稅大戶,也是大明帝國最大的紡織商。
在南直隸地區(qū),像陳氏家族這樣,依托紡織業(yè)崛起的家族有很多,數(shù)量不下三十家,而且出口勢頭非常強勁。
top500里的紡織大戶,一半出自南直隸,余下則被浙江、四川、湖廣、廣東、北直隸這五省瓜分干凈了。
茶商排行方面,則完全被浙江、四川、湖廣、福建、南直隸這五省給把持著,其他地方的茶商很難介入。
壟斷最徹底的行業(yè)則是造紙,來自遼東沈陽的王氏集團掌握有大明不下百分之七的紙制品市場份額。
不光是書寫與印刷用紙,生活用紙,譬如餐巾紙與手紙,也是極大的一塊蛋糕。
遼東,特別是沈陽本地的家族擁有這樣的實力,昊菁皇帝當然不會放心。
盡管順雞在北撤松花江之際,已經(jīng)將全城的百姓,包括包衣奴才都給押走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左旗|
卓尼县|
西林县|
当雄县|
青浦区|
若尔盖县|
达州市|
常山县|
泰宁县|
义乌市|
商都县|
水城县|
辽宁省|
聂荣县|
阳城县|
哈巴河县|
余干县|
杭锦后旗|
无极县|
民乐县|
阳谷县|
武威市|
鄂伦春自治旗|
昌黎县|
鸡东县|
沙湾县|
鸡泽县|
旅游|
滦平县|
蒙自县|
达拉特旗|
青浦区|
土默特右旗|
浦北县|
华池县|
罗平县|
江油市|
蓝山县|
界首市|
宝应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