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鯨魚上鉤-《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從明帝國引進的機槍總計才一千挺, 加上授權制造的一千五百挺。
等于每一百人才能分到一挺機槍,與明帝國的陸軍步兵火力相差了兩個檔次。
人家每個步兵班都擁有一挺機槍, 其他士兵還裝備了彈匣式步槍。
在海外作戰的部隊, 人均一把彈匣式步槍和一支左輪短銃。
每輛坦克上都裝備了一挺機槍,無形之中又提高了輸出火力水平。
由于兩國在財力方面的巨大差距,法軍想要實現與明軍同步的換裝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能讓蒂雷納感到放心的就是坦克部隊,這是己方抵消掉韃靼騎兵優勢的制勝秘訣。
能一次投入五千輛坦克的話,就能遏制大約二三十萬敵軍騎兵的突擊了。
剩下的由炮兵、步兵與空軍戰斗機聯手解決,似乎就不是太大的難事了。
怕就怕在打開之后,清軍騎兵集群迅速沖垮利奧波德的聯軍部隊。
然后放棄追擊這些潰兵, 反而與奧軍一道夾擊法軍。
這并非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蒂雷納認為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奧軍也從明帝國手里購買了大量重武器,火力甚至隱隱比法軍還要高一些。
他們在布達佩斯與維也納均與聯軍交鋒過, 而且連續四次取勝。
發生這種情況,即使己方最終能夠取勝,恐怕也會是一場付出慘重傷亡的勝利。
維也納城到目前為止還沒失守, 可是在清軍騎兵不斷向西,深入奧地利與神圣羅馬帝國腹地劫掠之后。
該城是否需要繼續固守就存疑了,守軍并不具備與對方打野戰的能力,基本上出城便會被殲滅。
路易十四決定在一六九四年開春,便讓蒂雷納率領五十萬法軍東進,尋找機會,重創清軍。
蒂雷納在冥思苦想之后,決定采取一個較為委婉的戰術。
那就是法軍主力先在施瓦本山以南、博登湖以東、阿爾卑斯山以北一帶設伏,看看清軍是否能夠上鉤。
這是蒂雷納考慮到清軍奔襲一向不會與奧軍協同,屬于吃獨食的一方。
如果自己運氣上佳的話,說不定可以先行打掉大約數萬敵騎。
一方面可以提振己方士氣,另一方面也能先聲奪人。
設伏地區距離法國本土非常近,也便于大軍獲得補給。
蒂雷納將五十萬法軍分成六個重兵集團,也就變成了一堆巨大的陷阱。
除了蒂雷納本人指揮的集團之外,其他每個集團都配備了兩個騎兵旅, 好在己方獲勝之后追殺殘敵。
吉高特、克雷基、阿爾芒、奧比松、羅什舒瓦爾這五位在明帝國學習過的元帥各率一個集團。
蒂雷納親自指揮的集團包括四個騎兵旅和十六個步兵旅, 總兵力達到十萬,另外五個集團均為八萬。
在德意志與奧地利境內均部署了三個集團, 蒂雷納所部在最西端,否則給大家兜底。
釣魚是需要足夠耐心的,不是說剛蹲下就會有魚上鉤。
法軍從四月除一直等到了八月中旬,獵物才出現在德意志境內。
多羅貝勒察尼率兩白旗及檬古騎兵約四十萬,進攻德意志東南部地區。
目的還是跟上次一樣,對當地進行無差別劫掠。
翻譯過來就是啥都搶,帶不走的一律燒掉!
察尼所部是五路大軍中的一路,對于第四次西征,康雞調集了整整一百萬大軍。
左副帥為正黃旗的穆占,右副帥為正藍旗的彰泰,為阿巴泰之孫。
論戰功與資歷,穆占比察尼更適合作為全軍主帥。
然而察尼來自多鐸的鑲白旗,多鐸又是最后死的一位上一代親王。
康雞不得不考慮兩白旗那邊的感受,依然順應了皇阿瑪順雞的平衡策略。
讓出自兩白旗的將領為全軍主帥,這也剛好可以壓制蠢蠢欲動的皇叔們。
要不是擔心后院起火,此番康雞都想要御駕親征了。
為了避免在出征途中發生穆占與察尼的爭執,康雞特意讓索額圖通行。
察尼不是傻子,作為主帥,自然可以擁兵四十萬。
分給兩位副帥各三十萬,對方決計說不出甚子不滿。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普安县|
湘乡市|
确山县|
丹阳市|
日喀则市|
汾阳市|
永州市|
永仁县|
平安县|
边坝县|
开远市|
阜康市|
永德县|
曲麻莱县|
方山县|
永仁县|
唐河县|
寿光市|
镇平县|
海安县|
铁力市|
游戏|
云和县|
新河县|
伊宁市|
偃师市|
天津市|
黄大仙区|
桐乡市|
福贡县|
镶黄旗|
荆门市|
墨脱县|
大厂|
肥乡县|
普兰店市|
奉节县|
南投县|
长兴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