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43章:誰會尷尬-《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用機械化生產出來的廉價布匹,來擠兌本土以及海外市場的手工土布。

    本土原有的土布織戶只要申請,便可進入紡織廠打工,免費培訓。

    所有紡織廠都已經購置了蒸汽動力的紡織機,只要燒煤加水,便可一刻不停地生產出布匹。

    很多大城市,譬如輕工業盛行的長三角地區的紡織廠都是在全天候運轉,工人可以倒班,機器完全不休息。

    為此朱慈烺也下令,任何紡織廠的工人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也就是六天工作,每天至多干八個小時。

    工廠的老板要想多生產布匹,就要多招工人,這樣才能增加就業崗位,吸收閑散婦女這樣的勞動力。

    想壓縮生產成本也容易,朱慈烺不會一味打壓工廠主,譬如兩淮煤礦的土特產經過運河運抵長三角,價格也非常的便宜。

    昊菁皇帝不可能指望著用煤炭來賺錢,這玩意大明遍地都是,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

    尤其是澳州那邊,電價非常便宜,幾乎到了貼地皮的地步。

    日落之后,凡是通電的地方,都會是燈火通明。

    首輔黃金海岸在夜晚就名副其實了,加之氣候宜人,每個夜晚都是一片聲色犬馬的場面……

    在本土發展紡織業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鎮撫西域那邊的土著。

    上千萬不會玩工業的土著,只能從事老本行,種地與放牧。

    在大明王師收復這一地區之后,朱慈烺就已經保證土著們的生活質量不會下降。

    牧場里有礦的土著直接就可以跟蘇尼特這樣的部落一樣躺贏了,問題就在于地盤上沒礦的是大多數。

    好在大明需要他們的牛羊及相關副產品,譬如牛皮與羊毛,加上當地種植的葡萄、香料、棉花,剛好可以與本土的輕工業實現互補。

    在光照充足的西域,棉花已經超過了糧食,成為當地的第一大農作物。

    昊菁皇帝下達的包銷命令在被徹底執行之后,多年下來也讓土著們十分的放心。

    在江南大力發展紡織業,就符合朝廷長期鎮撫西域的初衷,并且會還能擠壓其他競爭對手的海外市場份額。

    大明制造——da    ming    zhi    zao,已經成為了每個商品的既定標簽,也是海外顧客認可的標志之一。

    只要江南地區的紡織業不發生大問題,那么西域那邊的棉農與牧珉的收入就有保障,也就不會出大事情。

    雖然兩地相隔數千里,甚至上萬里,卻是一條產業鏈上的上下游關系,西域就是江南的供應商。

    朱慈烺下令壓低煤炭銷售價格,哪怕朝廷完全不從挖煤方面獲得收益,也要確保這兩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像整個泡菜的紡織市場,已經變成了大明紡織商們的自留地。

    不負責任地說,大明對其斷供紡織品,過不了多久,當地人就可能果奔出門了……

    像鄭芝龍帶著鄉親們去南非屯墾,前期根本無暇種棉花,得先填飽肚子,凡是開墾出來的土地,一律要種糧食。

    所有布匹都是用各種礦產從本土換購得來的,正因為如此,朱慈烺才允許布匹工廠主不需要用商品折銀。

    朝廷將布匹收上來之后,就直接可以跟鄭芝龍做易貨貿易了,而且批發價還比市場價便宜一些。

    鄭芝龍的船隊每個月都有從本土裝滿布匹的商船起航返回西地的,哪怕經過萬里海運,其總成本也要比在當地種棉花再紡布要便宜。

    當地的礦產資源可以用“海量”這個詞來形容,用金屬半成品來換購輕工產品,對鄭芝龍來說是非常實惠的,因為不需要花現銀。

    鄭氏集團不管需要甚子商品,只要讓手下多挖礦多冶煉就行了,無非是將金屬半成品兌換成所需的商品的時間長了一些而已。

    為了方便鄭芝龍取貨,朱慈烺還下令在錫蘭建立一座規模超大的物流園區,這里幾乎靠近航線的中間位置。

    現在每天都有多艘商船停靠錫蘭港口卸貨,不少對面的土邦貴族,也會乘船前來采購一些商品,好帶回去做零售,從而賺取差價。

    大明出產的粗布,若是批發的話,單價比印度當地的土布便宜一半,甚至更多,即便是零售,也比土布便宜兩三成。

    最重要的是顏色很多,多花一點錢就能選擇很多圖案,而且大明商人接受易貨貿易,價格又公道,讓土邦貴族們非常開心。

    實際上,只要是能擠兌國際同行的商品,朱慈烺都樂意用降低利潤的方式進行傾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新泰市| 海兴县| 鹤庆县| 宝坻区| 东阿县| 平远县| 徐闻县| 夏邑县| 宁阳县| 晋城| 临西县| 涿鹿县| 府谷县| 越西县| 竹山县| 建阳市| 桓仁| 梧州市| 辽阳县| 玛多县| 泗洪县| 溧水县| 蒙自县| 奉化市| 东源县| 克什克腾旗| 昌图县| 岚皋县| 新沂市| 沾化县| 昭平县| 房产| 鲁山县| 泸西县| 黄大仙区| 柳江县| 邹城市| 静宁县| 扶余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