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51章:拒絕分享-《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

    從昊菁七十九年(1721)十一月,大明王師開始收復安南北部地區,到昊菁八十四年(1727)五月,安南南部地區的殘敵基本被王師掃蕩干凈。

    歷時五年半之久的安南戰爭終于落下了帷幕,大明朝廷總計花費了約十三億銀幣,這才算是大功告成。

    在此期間,向安南戰場投入了上千艘快艇、八千余輛坦克、五千多架戰機、上萬門火炮與迫擊炮,加上出動大半個本土艦隊封鎖安南沿海地區。

    包括明軍、明藩軍、倭軍在內,參戰的聯軍總兵力高峰時達到了三十余萬人,可見朱慈烺對安南戰場的重視程度。

    通過此次戰爭,各國的觀察員也是大開眼界,充分了解了明軍的戰略戰術,以及各軍種與兵種的具體應用。

    學到的新知識有些比較有用,有些就等于白學,因為自身實力達不到學以致用的水平。

    譬如“滾雷行動”,即對敵占區進行地毯式轟炸。

    整個安南戰爭期間,大明帝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便向南北雙方合計投彈數超過兩千萬枚。

    這還不算各種戰斗機與直升機的投彈量,否則總數更為驚世駭俗。

    一開戰便進入白熱化階段,除了極惡劣的天氣之外,聯軍一直對安南軍隊實施了高強度的進攻,保持了強大的壓制力。

    幾乎自始至終,都對安南軍隊形成了碾壓,對方在損失了主力部隊之后,便只能用游擊戰的法子來應對。

    但最終也逃脫不了被殲滅的宿命,面對訓練有素、武器精良的明軍,以及數量眾多的倭軍,這就是其注定的下場。

    某些居心叵測之人還寄希望安南用游擊戰的辦法,好將明帝國拖入戰爭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昊菁皇帝早就防著這一手了,開開戰之處便投入了足夠數量的軍隊與重型裝備,以對敵軍進行毀滅性打擊。

    總而言之,只要錢夠多、人夠多、先進武器足夠多,那么猴子就不可能反敗為勝,連跪地求和的機會都得不到!

    尤其是鄭棡與阮福淍也很是硬氣,沒有膝蓋一軟就直接跪下,非常配合大明王師的演出。

    朱慈烺也就順理成章地將這兩位貴賓培養成了電影演員,使其繼續可以發光發熱……

    等到安南戰爭結束,想看熱鬧都不行了。

    大家又將注意力轉移到新一輪的海軍競賽上,因為這次都是高端玩家的高端局!

    在第十四批次(1717-1724)造艦計劃結束之后,朱慈烺就得向盟友陸續交付之前承諾的主力艦了。

    包括向法國交付一艘八級戰列艦(沙恩霍斯特)和兩艘七級戰列艦(國王),向荷蘭、瑞典、奧斯曼三國各交付兩艘七級戰列艦。

    這也就意味著該批次建造的八艘七級戰列艦全部外銷充抵用來換購諸多海島的價值了,以至于讓后來才下單的波洛沒能拿到貨。

    這讓波洛很是不悅,認為某位老朋友怠慢了自己,忽略了自己乃至整個印加帝國海軍將士們的感受……

    對此,朱慈烺倒是早有準備,給了這位老朋友兩個解決方案。

    其一,買艘一艘八級戰列艦,回去壓壓驚。

    其二,先攢幾年的錢,然后砸錢買九級戰列艦!

    八級戰列艦是沙恩霍斯特,九級戰列艦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俾斯麥了。

    五萬噸的超級戰列艦,真正意義上的大艦巨炮!

    這是每只土豪夢寐以求的大殺器!

    當然,更是一款史無前例的吞金巨獸!

    由于戰艦建造成本的上漲,從每噸

    十幾銀幣一路飆升到如今的三十多銀幣,往后建造巨艦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再加上借助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的海軍航空兵在安南戰場大顯神威,讓各國都注意到了平板戰艦的強大威力。

    戰列艦對射的時代說不定會在未來三四十年之內就結束,以后自己就很難用戰列艦來撈錢了。

    朱慈烺便決定提前建造俾斯麥型戰列艦,這是倒數第二級別的戰列艦,頂級便是滿載排水量達到六萬余噸的h39“興登堡”型戰列艦。

    計劃在第十六批次(1731-1739)一次建造十艘俾斯麥,科學院一艘,海軍五艘,鄭芝龍兩艘,波洛也能分得兩艘。

    預計單艘的建造成本將高達一億五千萬至一億八千萬銀幣左右,可能會達到兩億銀幣。

    大明海軍高層,對于在下一批次建造如此之多的超級戰列艦還留有顧慮。

    不是說超級戰列艦不好,而是這玩意明顯沒有航母與兩棲攻擊艦的作戰半徑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阳谷县| 错那县| 定结县| 万盛区| 沙河市| 临汾市| 固阳县| 哈尔滨市| 内乡县| 布拖县| 白朗县| 黄龙县| 镇坪县| 广元市| 天门市| 宜昌市| 安图县| 丹巴县| 基隆市| 静宁县| 蕲春县| 芮城县| 赤壁市| 宁安市| 于田县| 株洲县| 娄烦县| 辰溪县| 涞源县| 茶陵县| 邵东县| 东乡族自治县| 兴海县| 那曲县| 庆元县| 云安县| 贡觉县| 东兴市| 文山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