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不容有失-《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大明空軍便可以持續對布拉格城實施地毯式轟炸。
反之也不要緊,此番不同于上次,地面部隊裝備了大量的
“正德”火箭炮。第三軍所轄的一個裝甲旅和三個機步旅便擁有總計一百四十四門
“正德”火箭炮。二十連發,一次便可向城內投放近兩千九百枚火箭彈。
一天打五次,效果并不比百機規模的轟炸差多少。當然也可以發射更多的火箭彈,具體就要看己部獲得的補給情況了。
為了確保一線部隊的推進順利,張煌言已經下令為每個軍配備一個補給大隊。
每個大隊所轄十個中隊,每個中隊編有五個小隊,每個小隊配備四百輛重型卡車。
也就意味著每個軍都能得到兩萬輛卡車的支援,順便還能將前線積壓的戰利品和需要轉運的傷員都運往后方。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每個小隊都會獲得一個連的保護,每輛卡車上也都有手持沖鋒槍的士兵負責押運物資。
運輸路線都是固定的,在一定距離都有被聯軍占領的城鎮用來作為休息點。
白天車隊出動會有飛機保護,雨天便可就地休息,避免被敵軍突襲。如若沿途持續下雨,這也不要緊。
空軍會讓轟炸機編隊轉為運輸物資,直接向一線部隊進行空投。昊菁皇帝之所以派出這么多的轟炸機,目的就是以防萬一。
晴好天氣的話,轟炸機就可以實施地毯式轟炸。陰雨連綿的話,轟炸機便可以當運輸機來使用。
由于前期推進的時候并未遭遇到激烈抵抗,抵達目標的時間較短,加之補給情況相對較好,使得各部的食品與藥品都還算充足。
唯一欠妥之處就是彈藥消耗速度比較快,尤其是火箭彈,那真是痛快幾十秒,十卡車的火箭彈就沒了……前線的火箭炮數量越多,消耗彈藥的速度就越快,這玩意不像轟炸機,又不用返航才能裝填,原地吃補給吃得極其厲害。
只用了三天時間,第三軍就打光了帶來的所有火箭隊,以至于盧學成痛斥當然,這也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要不是已經刻意在省著用了,一天功夫就可以讓所有火箭炮營的官兵們原地休息了。
們節省彈藥,咱爺們又不會嘴炮攻擊……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布拉格在五天之內,便遭到了三次大規模空襲和十二批次的火箭炮轟擊!
這就完了?正好相反!要是守軍僅僅堅持五天就投降的話,盧學成都覺得自己還沒過足隱呢!
總司令是皇帝的門徒,上面說這貌似是近期對西方的最后一戰了。意思是短時間內不會有相同或更大規模的戰爭了,除非法國等國愿意前來找死。
既然如此,那就更要過癮之后才能收手了!打布拉格不砸過去十萬枚火箭彈,豈不等于小瞧了城內的蠻夷守軍?
此舉或許會被總司令視為敗家子,但奈何人家堅守拒降嘛,咱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沒有火箭彈時候的日子咋過?不是還有大口徑重炮嘛!讓兵部老爺們打折賣全新的重炮是可定會心疼的,但用的差不多的二手貨,他們就全無感覺了,那真是批發兼零售!
根據兵部的
“傳統美德”,二手貨賣掉之后便刻意買全新的了,套現得來的錢說不定比出廠價還多呢!
兵部上下還能拿提成,何樂而不為呢?根據不同的使用狀況,分為三成新、五成新、七成新,一小部分是九成新的。
“九成新的”就是指拉到前線也沒怎么用過,象征性的打幾十炮,戰爭就結束了。
再拉回去還得倒搭油錢,索性就被直接賣給下家了。上次對神圣羅馬帝國的戰爭之后,張煌言便將數百門重炮、上千輛坦克、超過十萬支步槍和沖鋒槍都賣給了奧斯曼帝國。
只要兵部在前線的人簽字按手印,再向北都發個電報,朝廷張嘴等套現的銀幣送來就行了,省時又省力。
世界上一些買不起全新的武器的國家,包括無法給全軍換裝新式武器的奧斯曼帝國在內,其實都等著大明帝國對敵方大打出手呢!
因為不論是大明帝國獲勝還是雙方僵持,最后都會淘汰下來一大批性能不錯的二手貨,供大家挑選。
雖說品相不如全新的,但架不住價格便宜,而且量大管飽,連二手鐵甲艦都是如此。
故而世界軍火市場默認的規則就是大明帝國不打仗,很多國家的軍隊都無法更換裝備!
像火箭炮這種玩意,安裝在卡車底盤上的發射架就是定向器,起到調整方向和角度的作用,發射架本身并不會起到助推火箭彈的作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广河县|
宝丰县|
无棣县|
紫阳县|
神池县|
天门市|
洪江市|
昌宁县|
赤水市|
苗栗市|
酒泉市|
弥渡县|
晋州市|
东乌|
剑阁县|
乐安县|
额济纳旗|
榆树市|
天祝|
深水埗区|
泰安市|
和龙市|
丹东市|
扶风县|
建始县|
富川|
梅河口市|
天门市|
墨竹工卡县|
三门峡市|
天气|
永吉县|
萝北县|
西昌市|
阿城市|
北川|
九台市|
西平县|
远安县|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