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超級戰艦-《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第二次討伐神圣羅馬帝國的行動也未能消滅該國,大明皇帝有啥反應?
朱慈烺表示夏季太熱,光看后妃們的火辣身材就讓自己口干舌燥。
至于神圣羅馬帝國……
只要從前線沒有傳來大明王師被擊敗的消息,那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獲得勝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次獲得,另一種是分批次積累。
現在朱慈烺就想拿到分期付款的方式,只要銀幣花得夠多,最后就可以兌換勝利了!
從宏觀抽象上這可以這么設想的,從微觀具象上,也可以做對比,從而得出結論。
在“第二次帝國戰爭”之后,原本神圣羅馬帝國所轄的七大選侯國的實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戰爭之前,七大選侯國的實力排名為巴伐利亞>漢諾威>普魯士>普法爾茨>薩克森>符騰堡>梅克倫堡。
戰爭之后,由于薩克森被徹底打爛,巴伐利亞與符騰堡都遭到了辮子軍的洗劫,排名就成了普魯士>漢諾威>普法爾茨>巴伐利亞>符騰堡>梅克倫堡>薩克森。
黑森公國的實力大概介于普法爾茨與巴伐利亞之間,不過黑森公爵的頭銜并不具備被選為皇帝的資格,卡爾一世本人也沒興趣當國王……
普魯士實力上升的原因就是沒有介入戰爭,而且還從大明皇帝這里得到了兩筆錢和大量的武器裝備。
朱慈烺在“第二次帝國戰爭”之后,又無償資助給腓特烈一千萬銀幣,用以補償銅礦停產所造成的損失。
只要同礦不能恢復生產,那么腓特烈每年都可以獲得一千萬銀幣,他怎么花這筆錢都可以,給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的待遇等同。
很多么?
非也!
對當下歲入高達二十五億銀幣的大明帝國來,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澶淵之盟》是宋軍在前線有點頂不住了,趁射死遼國大將蕭撻凜之際,才半商量半討好地與對方握手言和,貢以三十萬歲幣。
如今大明王師攻勢正盛,卻要每年向瑞典與普魯士各支付一千萬銀幣,這讓很多人感覺大惑不解,甚至認為皇帝老得昏聵了。
對于那些玩意,朱慈烺就一句話——爾等懂個屁的戰略!
七大選侯國,普魯士被大明收買了,薩克森被王師打爛了,漢諾威與梅克倫堡雖然傾向于利奧波德父子,但擔心自身損失太大,輕易不敢介入戰爭。
巴伐利亞與符騰堡的情況與薩克森相類似,無非是后者已經快要變成一片焦土了,辮子軍禍禍德意志南部地區的程度起碼好過成群結隊的大明轟炸機。
普法爾茨倒是趨于中立,那是建立在得到了路易十四承諾的情況下,失去了法國的保護,前途就未嘗可知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堆實力不算強的領主,立場跟黑森公爵卡爾一世一樣,戰爭跟我沒關系,誰敢打我,我就打誰!
腓特烈與卡爾十一世收到了好處,當然選擇作壁上觀,兩國媒體僅僅會報道戰爭的過程,不會輕易表明立場。
同情與憐憫戰區饒遭遇可以,但公然反明的下場,那就跟已經插上了申字旗的丹麥別無二致了!
大明帝國的申字旗由于形狀與結構,在歐洲又被稱之為“帶框十字旗”,被很多反明人士稱之為邪惡的象征!
他們認為“十字”象征著正義,被方框給禁錮住了,這就是東方惡魔的邪惡企圖。
凡是在反明的歐洲地區,都能見到當地人買了大明國旗之后,將方框給剪掉。
昊菁皇帝得知此事之后,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稱其為“初代摳圖選手”!
在沒有獲得最后的勝利之前,收拾這些“摳圖選手”沒多大意義。
明帝國的放任不管,直接導致了摳圖行動在歐洲地區愈演愈烈。
一些反明人士舉著剪掉方框的大明旗幟,在大明大使館或領事館外晃悠以示抗議。
在法國、荷蘭、瑞士等國的使館外,都能看到這種行為。
這明什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金溪县|
罗城|
巴青县|
沭阳县|
澄城县|
新民市|
竹溪县|
理塘县|
连南|
郁南县|
伊宁县|
宜丰县|
桑日县|
涿鹿县|
吕梁市|
东乌|
濮阳县|
新绛县|
永顺县|
罗山县|
屯留县|
沙田区|
盐山县|
响水县|
吉木乃县|
西藏|
霍城县|
白山市|
防城港市|
景德镇市|
松滋市|
科技|
商丘市|
偏关县|
贞丰县|
齐齐哈尔市|
舒兰市|
赤峰市|
武清区|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