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章:歐洲狂人-《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千機轟炸有多么可怕?
華沙之前已經算是歐洲地區數得著的大城市了,然而被千機轟炸之后,不到一周時間,就變成一座廢墟了。
可以被明帝國空軍直接從地圖上給抹掉了,對方連陸軍都不需要出動,就達到了戰術目的。
同樣的遭遇,巴黎也肯定扛不住,除非一次派出上千架高性能的戰斗機進行攔截,否則依然逃脫不了被毀滅的下場。
路易十四不是沒有考慮過建立一支具備戰略轟炸能力的轟炸機部隊,可是聽到相關的成本,也只能作罷了。
就算是批發價,重型轟炸機的采購成本也不會低于五十萬銀幣,五百架就是兩億五千萬銀幣,用這筆錢都可以為海軍采購一艘戰列艦了。
戰列艦可以服役五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可重型轟炸機肯定服役不了這么久。
按照明帝國空軍的更換速度,最多十年,就得換一茬新機。
這不等于年均使用費高達兩千五百萬銀幣么?
算出這個成本之后,路易十四感覺自己高血壓都要犯了……
法國每年的軍費開支才多少,拿出這么多錢來養轟炸機部隊,豈不是瘋了?
千機轟炸倒是很美很壯觀,可謂威力無窮,但這是要靠成箱子的銀幣兌換出來的。
沒錢?
那就只能停留在構想階段了!
迄今為止,全世界唯二具備戰略轟炸能力的另外一支空軍就是奧斯曼空軍。
不過其轟炸機部隊的規模遠遜于明帝國,估計只有五百架左右。
實際出動能力不會超過三百架,因為涉及到妥善率的問題。
就算這樣,也已經讓奧斯曼空軍的作戰能力名列前茅了。
因為地理特征的關系,對奧斯曼帝國來,組建戰略空軍的作用遠大于航母戰斗群。
轟炸機部隊不但反應速度更快,而且在非戰爭狀態的緊急時刻,還能向目標區域運輸物資。
航空母艦也能干這活,可是這玩意無法上岸,轟炸機就沒這個問題了,哪怕下面沒機場,也可以直接進行空投補給。
還有一點,那就是奧斯曼帝國境內擁有很多油田,煉化廠也是遍地開花,使得空軍補給燃料非常便捷且廉價。
刨去零部件因素,燃料占支出的大頭,對奧斯曼空軍來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飛行員一腳油門下去,無非是讓地面上的磕頭機磕兩下就有了……
有燃料就有底氣,根據相關統計,奧斯曼空軍飛行員的飛行時間,一直高居世界前三。
印加帝國的情況剛好相反,不過其內陸地區的很多地方交通不便,皇帝波洛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也已經著手組建了戰略轟炸機部隊了。
只要不差錢,玩具的價錢再高,賣家也會欣然采購,只要不將其變成快速消費品就行了。
法國的財務收入本身就低于印加與奧斯曼,路易十四還要求海陸空三軍全面發展。
這就導致三軍都無法實現盡善盡美的目標,海軍無法持續采購大型航母,空軍無法大規模增購轟炸機,陸軍沒法大量換裝重型坦克。
三軍統帥或許在軍費如何分配的事情上爭吵不休,但對于采購高科技武器,尤其是昂貴的東西上,其態度倒是驚饒一致。
很顯然,武器價格越高,其威力就越強,以至于柯爾貝給連年增長的軍費開支起了個外號,叫做“財務部的災難”!
按照柯爾貝的看法,法國不卷入大規模戰爭的話,軍方就沒必要采購那么多新式武器,只需要在保持武器研發方面的領先地位即可。
與其增加軍費開支,不如將這部分資金用來發展經濟,增加和平時期的財務收入,國庫有了盈余,才是萬全之策。
即使現在,以法國國庫的盈余,也無法參與一場大規模戰爭,更別直面應對與明帝國的武裝沖突了。
與最大的債主開戰……
柯爾貝都不想對此做出任何評價!
當著歐皇陛下的面,柯爾貝已經表示,如果真有這么一,他會選擇直接辭去目前的職位。
原因就是他能力有限,實在無法籌措出能讓法國立于不敗之地的資金。
如果法國參加的這場戰爭因為資金的問題而導致成為失敗者,那么干嘛要卷入呢?
戰爭規模越大就越少錢,即使在黎塞留任首相的時期,對于參加歐戰也是慎之又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陇南市|
临湘市|
固始县|
思南县|
汽车|
蒙城县|
潜江市|
滕州市|
东海县|
咸丰县|
瑞安市|
闽侯县|
宜阳县|
乌海市|
乐亭县|
蓬溪县|
信宜市|
鹤岗市|
迁西县|
利津县|
博乐市|
红河县|
义乌市|
灵武市|
南丹县|
北安市|
沾益县|
余干县|
上思县|
泾阳县|
江陵县|
察隅县|
清水河县|
象州县|
高阳县|
上犹县|
台北市|
邓州市|
班戈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