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半島鼴鼠-《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第一軍的主力要撤到第二道防線上,但作為高級將領,他是有權在第三道防線上指揮作戰的,這里更加安全,暫時不會遭到黃皮猴子的進攻。
而在馬泰塞山脈以南的馬焦雷山,這里已經變成了新的戰場。
負責防守這里的土著士兵從未見過如此之多的飛機,特別是低空盤旋的直升機。
駐扎在那不勒斯當地的法軍此前倒是裝備過直升機,不過數量還不到十架,寶貝得很。
而進攻這里的明軍,在地形不利于裝甲部隊推進的情況下,幾乎拿“禿鷹”通用直升機當作卡車來用。
“黑鷹”武裝直升機負責清理山區的敵方火力點,等收拾得差不多了,直接用“禿鷹”通用直升機搭載步兵上去搶地盤。
尤其是可以居高臨下,俯視山間公路得制高點,是雙方爭奪的焦點。
土著武裝在山頂和半山腰的很多地方都部署了機關炮和機槍,用來防空作戰。
但是直升機的優點就在于可以低空懸停和低速盤旋,還便于分散迂回與集中攻擊,特別適合山區作戰。
財大氣粗的明軍可以為了奪取一個山頭,一次調動十余架直升機,對某處高地發動集火攻擊,還能得到“空中炮艇”的火力支援。
這是守軍不可想象,更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只能拼死抵抗,直至全部戰死為止。
毋庸置疑,這種士兵是勇士,雙方的每個士兵都需要具備這種勇氣。
但大明王師并不是侵略者,擁有整個那不勒斯王國的所有權。
這是通過合法合理的手段獲得的,現在實施的是名正言順的收復失地的軍事行動。
土著武裝并不是經過大明皇帝批準的合法武裝,而是一己私欲而組建起來的違規團伙。
如若他們拒不投降的話,那么等待他們的,必將是降正義!
負責進攻馬焦雷山的為明軍第七步兵旅、倭軍第一和第二步兵旅,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裝甲部隊,因為根本派不上用場。
當地要么是兩山夾一溝的地形,要么是大面積的丘陵,裝甲部隊最多只能進駐山下一塊平原,那里還有卡住公路的鎮子。
幸虧昊菁皇帝調集了超過兩千架直升機,否則單憑裝甲部隊走公路的話,必將遭到兩側山上土著的交叉火力打擊。
在氣良好的情況下,活躍在馬焦雷山附近的直升機,隨時都保持在二十架以上。
倭軍已經將軍旗插在了高地上,但是清剿行動遠未結束。
奪取馬焦雷山頂僅僅耗時不到一個時,但是附近每個山頭都要仔細檢查。
明軍士兵也不會貿然進入地洞,而是執行上級下達的將計就計的命令,用炸藥將發現的所有洞口全部炸塌。
這是對付里面的“鼴鼠”成本最低的方法,哪怕一個洞口死一個明軍士兵,成本就直接起飛了……
倭軍足輕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搜尋其他洞口,只要找到就用炸藥炸塌,
土著想讓聯軍士兵進洞,聯軍這邊就不想讓對方再出來了。
你要是能一直活在里面,那算你有通的本事。
否則這個地洞就是你們自己挖好的墓地!
揭暄早已向奧斯曼方面訂購了成船的炸藥,全部都可以用來炸塌洞口。
作為聯軍總司令,他想看看到底是自己手里的炸藥多,還是對方挖的洞口多!
戰爭從古至今,都是斗智斗勇的游戲。
不過迄今為止,還很少有比大明王師還聰明的敵人。
亞平寧半島上的土著們能想到地洞戰術,也算是他們事先動過腦子了。
在這方面,起碼比神圣羅馬帝國俄那群玩意強不少的。
利奧波德父子癡迷于用兵團戰術和盟友的幫助來戰勝大明,從而忽略了挖地洞的方式。
不定對面那群土著擁有神圣羅馬帝國的軍事工業產能,也不屑于挖地洞吧……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尖扎县|
东丽区|
会昌县|
金沙县|
本溪|
福清市|
凌云县|
丰城市|
咸宁市|
温州市|
鹿邑县|
金湖县|
正蓝旗|
花莲市|
普定县|
舞钢市|
金坛市|
阳原县|
左云县|
黄龙县|
长葛市|
扬州市|
枣庄市|
原平市|
城固县|
柳河县|
黄骅市|
金乡县|
法库县|
清水河县|
肇庆市|
涿州市|
南丹县|
绵阳市|
准格尔旗|
铁岭县|
镇江市|
剑川县|
商南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