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日耳曼諾-《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每多消滅一架敵機,不論對海軍的戰艦,還是陸軍的步兵,都能多一分安全福
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這是昊菁皇帝的至理名言!
聯軍地面部隊正在遵從這一名言,與那不勒斯土著們拼死爭奪圣日耳曼諾地區。
凱羅山附近的平原地區有一座鎮,最初在西元前四世紀由沃爾西人建立,叫做卡西努姆。
村子在羅馬時期得到了擴建,而在西元494年,哥特人擊敗了駐防該地的羅馬軍隊,將鎮的名字改為圣日耳曼諾。
當然,這并不是這座鎮出名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西元529年,圣本篤在圣日耳曼諾山上建立了一座修道院。
圣本篤是西方隱修模式的始祖,自從開發了隱修模式之后,前來請教者便絡繹不絕。
但里面不乏居心叵測之人,以至于最后企圖用毒酒來謀害圣本篤。
可圣本篤有神跡護體,譬如盛放毒酒的杯子居然破裂了……
這段內容沒有影像記錄,也就無法考證真偽了。
在此之后,圣本篤便在圣日耳曼諾山上建立了這座修道院。
這里不但后來成為了隱修會的總部,還是圣本篤兄妹的墓地。
其位置就在修道院大殿下方的地窖里,前來朝覲的普通百姓都能看見。
那不勒斯王國的第一軍、第三軍、第五軍、第七軍,都盤踞在以圣日耳曼諾山為核心的周邊山區里。
在他們看來,這里的地形不但利于己方堅守,而且還能得到圣本篤的保佑……
揭暄已經派人前去通知修道院的術士們,只要當地武裝不以修道院為據點,那么聯軍就肯定不會進攻修道院,反之亦然。
不過即便修道院真的在戰時被摧毀,大明方面也愿意在戰后全額出資重建修道院,其規模與設施均會超過戰前的標準。
術士們是反對戰爭的,但他們又無力阻止戰爭,而且修道院真的被當地武裝給占據了,他們只得被迫先行前往山下的城鎮生活。
那不勒斯第三軍在占據修道院之后,便獲得了極佳的視野和陣地,從修道院可以俯瞰山下的整個平原地區。
并可以通過炮火來切斷通過山下平原的公路,從而實現阻擊黃皮猴子繼續向北推進的目的。
在勸降且勸退無果之后,聯軍地面部隊只能先行摧毀鎮附近山上的耶努拉古堡,這里也已經成為了土著的觀察哨。
托隱修會之福,圣日耳曼諾鎮的規模并不算,當地居珉有上萬人,而且全年都有來此朝覲或旅游之人。
但這一地區都變成戰場之后,術士們就變得無家可歸了,不得不踏上了前往羅馬的旅程……
在摧毀了耶努拉古堡之后,聯軍的第二個目標便是圣日耳曼諾鎮,這里已經成為土著武裝的主要活動場所。
如何活動呢?
多饒那種!
山上的生活多苦悶啊!
士兵不是術士,還沒到徹底脫離女人生活的地步。
所以只要有機會,便會下山找樂子,反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還能活多長時間。
只要能給錢或者拿點酒、肉、面包過來,山下的女人就特別歡迎上門的顧客。
在雙方各取所需的情況下,鎮已經變成了大型的服務場所了……
但隨著聯軍開始炮擊鎮,女人們也害怕極了,立刻停止了服務,開始尾隨術士們跑路羅馬。
還有一部分女人別士兵們劫掠到了山上,繼續為大家服務。
戰爭總有結束的一,但大家只要還活著,女人們的服務就不能結束!
聯軍將士們聽到了被劫持女饒同伴們的哭訴,一致認為應該解救修道院里的女人。
具體采用什么方法?
那就是讓特種兵乘坐直升機,直接降落在修道院,然后……
對方只要不用女人來當防彈盾牌,那么解救成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四月四日,應該不是清明節,兩百名特種兵乘坐五十架“禿鷹”通用直升機,在二十四架“黑鷹”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突襲了修道院。
該地已經聚集了超過兩千名土著士兵,對方幾乎擁有十倍的兵力優勢,已經將修道院無對外的每個窗戶都變成了射擊孔。
對于來自空中的突襲,他們有所準備,可還是防不勝防。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巴彦淖尔市|
沛县|
阿瓦提县|
邢台县|
方山县|
万全县|
陈巴尔虎旗|
新民市|
乌兰浩特市|
高安市|
庆元县|
奈曼旗|
曲周县|
广灵县|
双桥区|
庐江县|
会宁县|
乡城县|
宁化县|
江华|
海阳市|
赤水市|
垣曲县|
芜湖市|
蕉岭县|
子长县|
台南市|
南京市|
阜平县|
黄骅市|
兴和县|
洪泽县|
新田县|
平罗县|
吐鲁番市|
宿松县|
安徽省|
萝北县|
商河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