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瑞士投降-《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即明帝國用勘察加半島來換取瑞士本土全境,往后瑞士人就可以定居在勘察加半島。
半島雖然偏北,但有西太平洋暖流和活火山的雙重作用,半島南部冬季并不寒冷,只有零下十幾度。
而且半島上的硫磺屬于可再生資源,活火山群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大量硫磺,海產(chǎn)品亦是如此。
之前大明帝國的藩國崇國,便久居于此,而且子珉安居樂業(yè),兩地氣候相近,將瑞士整體遷移過去,并無不妥之處。
如若不然,瑞士方面還可以選擇去南美亞馬孫叢林里生活,雖然常年氣溫三十度,且濕熱,但無需購買棉衣……
第三個選擇?
沒了,就倆!
愛選不選!
不愿意選可以閉眼睛抽簽!
勘察加半島的總面積超過三十七萬平方公里,瑞士所能獲得約二十萬平方公里,約為本土面積的五倍。
盡管氣候不那么盡如人意,可是周邊除了明帝國之外,也沒有什么強國了,瑞士人遷過去的話,似乎也能適應當?shù)氐纳睢?
議員們實在無法想象已經(jīng)在歐洲中部長期生活之后,還如何遷到濕熱的南美去……
他們已經(jīng)決定派人過去看看,自己就可以先在法國暫住一段時間。
等實地考察人員確定情況不錯,再舉家搬遷過去。
在四月五日上午九點整,施密特通過廣播,向包括軍隊在內(nèi)的全體瑞士人宣布了這一消息。
盡管不少人還抱著保家衛(wèi)國,抵抗到底的心態(tài),可畢竟都知道明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強大實力絕非己方可以抵擋得了。
最終,在四月八日早上九點,施密特帶著高級議員們,在瑞士與列支敦士登邊境地區(qū)建立的臨時營地與張煌言和奧軍最高指揮官薩西簽署正式的投降協(xié)議。
隨后瑞士軍隊向明奧兩軍全部繳械,明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確保所有瑞士饒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堅持抵抗者與制造矛盾者除外。
凡持有瑞士護照者,均可以攜帶個人物品,在明帝國的安排下,搭乘瑞士、奧斯曼、明帝國三方連通的鐵路,前往勘察加定居。
若想要前往其他國家,明帝國也不會加以阻攔,并給予五十銀幣的路費。
凡決定定居勘察加的居珉,年滿十五歲,均可以獲得不于一公頃的土地。
由駕駛執(zhí)照,或從事采礦行業(yè)者,可免費申請前往明帝國礦區(qū)工作。
每周工作六,每八時,每月收入不低于二十銀幣,收入全額免稅,礦區(qū)包吃包住。
對很多瑞士底層人來,在明帝國礦區(qū)工作的待遇,對他們也非常具有誘惑力了。
瑞士人之前去明帝國礦區(qū)工作的極少,去附近法國的阿爾薩斯礦區(qū)工作的人很多。
但在阿爾薩斯礦區(qū)監(jiān)工和指導的法國工程師,多半都在明帝國礦區(qū)學習過。
他們對明帝國礦區(qū)的待遇自然了如指掌,所以瑞士籍礦工都早已得知明帝國礦區(qū)的待遇。
聽在礦區(qū)開卡車的司機,月薪至少達到二十銀幣。
如果會使用鏟車的話,月薪至少翻倍,起碼能賺四五十銀幣。
明帝國的礦區(qū),開采規(guī)模越大,機械程度就越高,因為要創(chuàng)造規(guī)模效益。
昊菁皇帝讓張煌言這么做的目的很簡單,瑞士青壯可以賺錢,但要被自己控制住。
像煤礦、鐵礦、冶金、煉焦等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黑裙是很多,但更多的黑人智商欠費。
給他們充值補課,他們回頭就都給就飯吃了,還不如羅剎礦工努力。
經(jīng)過多年的報告,昊菁皇帝也就放棄培訓黑人了,少量的聰明黑人自然能夠脫穎而出。
在礦區(qū),黑人基本上都從事最簡單但工資最低的工作,難度大的幾乎都由明人或者白人來完成。
不管是大明帝國境內(nèi)的礦區(qū)是如此,法國境內(nèi)的礦區(qū)也一樣。
只是貴婦們對強壯的黑人保鏢高看一眼,原因很簡單,賣力肯干……
根據(jù)朝廷制定的計劃,在年底之前,就需要將瑞士境內(nèi)的所有土著全部清空。
然后將本土的百姓遷過來,將這里徹底本土化。
這里是歐洲的心臟地帶,絕對不能出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平塘县|
洛南县|
昔阳县|
石棉县|
富裕县|
绵竹市|
巍山|
馆陶县|
岳普湖县|
张掖市|
陵川县|
汉沽区|
明星|
大兴区|
棋牌|
柘城县|
紫云|
武城县|
玉溪市|
绍兴市|
淮南市|
张家港市|
清河县|
都江堰市|
望城县|
珲春市|
武平县|
嘉黎县|
福贡县|
福州市|
竹溪县|
保亭|
屯昌县|
秦皇岛市|
沂源县|
翁牛特旗|
汉寿县|
花莲市|
南华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