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海運計劃-《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為了確保海外造船廠所負責的主力艦的建造質量,第十七批次甚至可以將工期延長到九至十年,海軍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這是自朱慈烺監國以來,第一次將主力艦的大部分放在海外建造,其中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此前已經在澳州與北美兩地進行了嘗試,效果還算基本符合朱慈烺的預期。
當然,大明還有一個備用造船基地,那就是鄭氏父子位于非洲南部的閩地造船廠。
現在鄭成功已經在當地開工建造了一艘九級戰列艦和一艘二型航空母艦,在昊菁皇帝的幫助西,當地造船廠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至于其他方面,自然也沒太大問題,由于當地就擁有礦山和鋼鐵廠,可以很好的控制建造成本。
鄭成功在得知尊師遇刺的驚消息后,在忙忘了歐洲那邊的事情后,也火急火燎地趕到了北都。
對于這個門徒,朱慈烺還是比較滿意的,各個方面做的都算到位。
抓刺客的事情不需要他幫忙,要是鄭氏能出力幫助向海外運輸移珉,那就再好不過了。
根據朱慈烺的估計,鄭氏擁有不同噸位的遠洋型商船約五千艘之多。
幾乎將當年的木帆船全都換成蒸汽船與燃油輪了,實力僅次于大明、法國、荷蘭,與奧斯曼帝國不相上下,穩穩超過印加帝國。
見到尊師龍體無恙,鄭成功也就徹底放心了,對于這個吩咐,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保證可以提供至少三千艘商船用來運輸移珉。
如此看來,鄭氏船隊一次至少能運輸一百五十萬人。
不用越巴西,哪怕災澳洲北部,也算是幫了朱慈烺的大忙了。
去北地與歐洲的走可以通過北線鐵路過去,只有去澳州、北美、南美的才需要走海運途徑。
等于門徒承攬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余下三分之二,朱慈烺就容易解決了。
像倭國、泡菜、波斯、暹羅、奧斯曼、威尼斯、瑞典等國商船,都可以動員過來。
沒時間不要緊,大明皇帝給的錢多!
只要錢到位,時間不就有了嘛!
奧斯曼、威尼斯、瑞典的商船負責歐洲航線,倭國、泡菜、波斯、暹羅則負責從大明本土至澳州的航線。
福建當地剩下的百姓,以及臨近地區會閩語的百姓,全都可以被鄭成功帶往閩地定居。
不愿去閩地的,可以順路去由朝廷控制的東非定居。
只要集中好船只,再分配好運力,困難就被解決掉一大半了。
估計某年某月某日,自己得被評為史上第一缺德皇帝,因為在位的某個時期在批發處理麾下的老百姓……
盡管這算是規模空前且繼往開來的移珉行動,但可能被某些人視為罄竹難書的批發處理!
福建百姓大部分都去了非洲南部!
廣東與廣西的百姓由于氣候的原因,則喜歡去南洋去定居。
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的大部分百姓被北地、北美、澳州瓜分了。
浙江、江西、南直隸的百姓不愿意走,也要送到北美和南美去。
陜西與草原南部的百姓就近去往中亞定居,想種地就種地,想放牧就放牧。
四川與湖廣的百姓,優先被送往南美,那邊可以隨便種辣椒。
沒辣椒的川菜還算川菜么?
很顯然,昊菁皇帝是為了他們好!
云貴的百姓,能被沐家和馬家帶走的就去歐洲,帶不走的,那就可以隨波逐流了。
就這樣,五億本土百姓,被某缺德大帝給送光了……
當年大宋都沒有送的如此舒暢,就跟便秘之后忽然來了個大爆發一樣!
預計可動用的商船能夠達到一萬五千艘甚至更多,保守估計每年能夠運輸三千萬人。
大明各地的造船廠都接到了訂單,朱慈烺計劃在本國采購一千艘商船,由其他國家的造船廠承建一千艘,規格都是一致的萬噸級遠洋客貨混裝型商船。
每艘船能搭載兩千名乘客以及五千噸物資,航速十二節,航程可達一萬海里,海上自給時間為三十,可以抵達全球任何一個地方。
由于抵達的港口也是大明的地盤,當地碼頭設施完善,可以就地加油,這些商船在啟航的時候也就不需要攜帶返程的油料。
按照三百萬銀幣一艘來計算,兩千艘便是六十億銀幣之巨。
但不是一次全額付款,分期分批支付的話,大明帝國就完全能夠承受得起了。
而且很多時候,海外訂單并不需要現金交易,對方也可以接受易貨貿易。
整個建造周期為五年時間,海外船廠平均每年交付兩百艘,涉及金額六億銀幣,實際現金開支不會超過三億銀幣。
通過出口大量高附加值產品,譬如飛機、汽車、戰艦、家電等,大明還能把這筆錢賺回來,最大限度的實現對沖。
這些船也可以使用很長時間,哪怕完成了移珉計劃之后,由于噸位大,改裝空間充裕,依然可以不斷升級完善,以此來收回前期投資的所有成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莱州市|
江北区|
光泽县|
宾川县|
信丰县|
永安市|
上思县|
岳西县|
金门县|
大庆市|
渭南市|
南岸区|
孝昌县|
昭通市|
砚山县|
新化县|
福贡县|
义马市|
海兴县|
琼结县|
澄城县|
怀远县|
和硕县|
当涂县|
治县。|
秦安县|
双流县|
梅州市|
益阳市|
柳州市|
天柱县|
监利县|
泸州市|
郧西县|
漯河市|
兴和县|
南京市|
南平市|
静安区|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