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亞皇暢想-《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路易十四對在新本土獲得三家大型造船廠欣喜若狂,然后尷尬地發現自己沒有造船的錢,準確的是沒有建造主力艦的經費。
哪怕獲得了明帝國的造船廠,船塢尺寸夠大,設備也是現成的,可以雇傭廉價的苦力來壓縮成本。
在這種情況下,建造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五萬噸的九級戰列艦,至少也需要一億六千萬銀幣。
將建造周期設定為八年,實現每年兩千萬的分期付款,對國庫的壓力也是非常之大的。
再八年之內,海軍就只能采購一艘戰列艦么?
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的采購計劃都得被暫時擱置么?
在搬家之前,法國每年的財務收入最高時也只有三億銀幣,相當于明帝國的十分之一。
軍費開支占比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億銀幣,用來采購戰艦的錢至多不過三千萬。
海軍還想增購主力艦的話,那就需要使用明帝國提供給法國的貸款了。
事實上,要是路易十四不向海軍提供特別購艦經費的話。
海軍就只能依靠貸款來買船了,要不然就得每十年才能采購一艘主力艦了。
這跟奧斯曼帝國與印加帝國都完全沒法比,人家本土就有大量的自然資源,挖出來就是銀幣的等價物。
相比之下,法國本土最大的特產就是麥,然而除了奧斯曼帝國,不論是明帝國還是印加帝國,根本就不缺糧食。
尤其是明帝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由于其出口價相對較低,已經成為很多缺糧國家的首選。
在看過《世界海軍力量解析1740》之后,法國海軍總司令圖爾維爾已經自動放棄了追趕明帝國海軍的計劃。
雙方的實力已經可以用差地別來形容了,他之前估計到了雙方的實力差距非常之大,但沒想到會大到如此離譜的地步。
法國海軍的實力最多相當于明帝國海軍實力的四分之一左右,被定位六分之一也不是不可能。
哪怕明帝國海軍到一八零零年之前都不采購主力艦,就憑借現役的這些主力艦,都可以將其掌握的制海權維持一百年時間。
假設法國海軍每年都能服役一艘九級戰列艦,而明帝國的海軍實力原地不動,己方需要用大約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迫近目標。
現實情況是法國國力十分有限,即便獲得了新本土,并將當地的工業產能消化吸收之后,一百年之內根本就追不上明帝國。
在其最新批次的戰艦下水之后,明帝國海軍擁有九艘九級戰列艦、九艘八級戰列艦、二十四艘六級巡洋艦、三十二艘五級巡洋艦、一百二十八艘驅逐艦、一百零二艘護衛艦。
盡管退役了八艘性能較差的七級戰列艦,可是提升了戰列艦編隊的質量,更何況序列里還有三十二艘二型航空母艦和三十艘同型號的兩棲攻擊艦。
相比之下,法國海軍只有白蹭來的一艘九級戰列艦和一艘二型航空母艦服役,在搬家過程中沒有建造任何一艘主力艦。
而奧斯曼帝國根本就沒收到明法兩國搬家的影響,其海軍主力艦規模已經膨脹到三艘九級戰列艦、三艘八級戰列艦、八艘七級戰列艦的地步。
印加帝國的海軍更是不甘落后,擁有三艘九級戰列艦、兩艘八級戰列艦、五艘七級戰列艦、兩艘二型航空母艦、兩艘一型航空母艦。
法國與奧斯曼、印加的戰列艦數量對比為12-14-10,航母數量對比為2-2-4。
可以看出三國都不太重視發展航空母艦,而是依舊將比拼重點放在戰列艦上。
奧斯曼帝國在戰列艦方面,對法國具有微弱優勢。
印加帝國在航空母艦方面,對法國具有微弱優勢。
路易十四在心里是瞧不起這兩個幾乎沒有工業的國家的,他們所謂的工業,無非就是在明帝國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冶金廠和煉油廠而已。
圖爾維爾不會這么認為,作為軍方將領,他更看重現有的力量對比,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在軍備計劃里的那些數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碌曲县|
广宁县|
蒙自县|
凉山|
通辽市|
九台市|
湘乡市|
衡南县|
遵义市|
芮城县|
大余县|
新田县|
石首市|
泸定县|
罗城|
汉中市|
濮阳市|
宁波市|
久治县|
泸水县|
泰宁县|
竹北市|
平顶山市|
丹阳市|
体育|
定安县|
张北县|
宜城市|
奎屯市|
青神县|
安庆市|
桂林市|
武隆县|
绥德县|
冀州市|
晋宁县|
呼伦贝尔市|
加查县|
柯坪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