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三核為一-《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讓揭暄心疼并不只是兩艘攻擊型核潛艇,還有兩艘彈道導彈型核潛艇,也就是戰略核潛艇。
“藍鯨”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超過一萬兩千噸,擁有四個魚雷發射管和四個導彈發射箱。
可攜帶十二枚魚雷和六枚射程達到七千公里的“北極星”洲際導彈,算是大明帝國第一種正式服役的戰略核潛艇。
一艘“藍鯨”級戰略核潛艇的造價是“大白鯊”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兩倍,當然打擊能力也是超乎想象的。
每枚“北極星”洲際導彈可以攜帶一枚五十萬噸當量的函頭,圓周率誤差不超過兩公里。
理論上一枚“北極星”就可以摧毀帝國的一座人口在百萬級別的大城市,六枚就能直接消滅對方至少三百萬人口。
昊菁皇帝計劃在三十年內,給海軍裝備二十艘“藍鯨”級核潛艇,等分導彈頭技術成熟之后,便可以為其升級核武器了。
如此一來,二十艘“藍鯨”可以攜帶一百二十枚洲際導彈,發射至少三百六十枚分導彈頭,一次就可以摧毀法國的大部分城剩
大明帝國不光有海基核打擊手段,還有陸基和空基打擊手段。
陸基包括發射井、發射汽車、發射火車,空軍主要通過轟炸機進行投彈。
可以承擔核打擊任務的轟炸機也就是剛服役不久的“火”戰略轟炸機。
起飛重量五十五噸,可以實現超亞音速飛行,在最大載彈量十九噸的情況下,航程可達七千公里。
朱慈烺沒有采用原型所使用的復雜的可變后掠翼式設計,而是將這款轟炸機變成了向后四十五度的固定翼。
這樣便于后勤維護,也提高了可靠性,亞音速也沒關系,反正根本不打算讓“火”進行高空突防。
只要升限足夠大,即使在高空利用拋物線原理,也能在己方一側投彈,進而摧毀敵方的邊境城剩
大明空軍計劃采購六百架,當然要分十年左右的時間來列裝部隊,不然采購預算根本不夠用。
在“大力神”、“空中堡壘”、“復仇者”這三款螺旋槳轟炸機之后,大明空軍終于獲得鄰一款噴氣式轟炸機。
但朱慈烺并不打算想讓空軍買下這么多“火”戰略轟炸機,因為更先進的“怒”戰略轟炸機,也就是次代機型已經接近研制成功了。
其原型就是圖-160,擁有一萬公里的航程,可以攜帶大約三十噸以上的彈藥,盡管造價很高,但一分錢一分貨。
采購的大頭是“王鷲”戰斗機,因為還有大量“復仇者”轟炸機在服役,大明帝國對戰略轟炸的需求也不是非常迫牽
轟炸機也就一周執行一次例行的戰備巡邏任務,余下都在保養維護種,真正需要更新換代的是經常出動的戰斗機。
“王鷲”戰斗機跟“剪尾鳶”攻擊機一樣,都是空軍與海軍聯合研發的,目的就是盡可能地降低采購價格。
海軍計劃采購六百架“王鷲”,因為海軍可以起降這款重型戰斗機的航空母艦的數量是有限的。
“王鷲”戰斗機本身的體積也很大,而且無法折疊機翼,所占機庫的面積也很大,海軍只能不情愿地用“剪尾鳶”來湊數。
空軍都是陸地基地,就算是機場位于海島上,也完全不用為“王鷲”而發愁。
考慮到其三千公里的航程、一萬八千米的升限、一千七百公里的時速、七噸的載彈量,這些劃時代的性能參數,短期內應該沒有國外的戰斗機可以接近。
空軍便打算采購至少五千架“王鷲”,用來替換掉老舊的機型,余下的缺口依然采用高低搭配的路子,用“剪尾鳶”攻擊機來填窟窿。
另外一個采購重點,則是“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最多可以運輸五十噸物資飛行六千公里。
一架“剪尾鳶”攻擊機的采購價是三百萬元,而“王鷲”戰斗機接近一千兩百萬元。
“火”戰略轟炸機的價格達到了三千五百萬,“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則超過了五千萬元。
神盾巡洋艦的造價則高達五億元,八萬噸的五型航母則上升到驚世駭俗的二十六億元,而且沒算艦載機。
大明帝國在一八零零的財務收入凈值csj為七千三百五十一億元,軍費占一成,也就是約七百三十億元。
海軍分到兩百二十四億元,留給造艦經費約為六十億元,就算是復合式增長,八年不過六百億。
四艘航母的采購成本為一百零四億元,艦載機二十三億元,十六艘神盾艦為八十億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云龙县|
资中县|
嘉禾县|
宿州市|
开江县|
敦化市|
塔城市|
霍林郭勒市|
岱山县|
建湖县|
遂溪县|
剑河县|
宜宾县|
茂名市|
德州市|
颍上县|
始兴县|
宁城县|
红原县|
南部县|
措勤县|
杭锦旗|
周宁县|
上林县|
增城市|
自治县|
关岭|
鄂托克前旗|
永定县|
襄汾县|
礼泉县|
绥江县|
潼南县|
长宁县|
望都县|
合作市|
繁昌县|
高平市|
连南|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