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全力一擊-《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尤其是易卜拉辛,據可靠情報,這家伙居然獲得了三四個禮包,令路易十四每每想起來就無比憤懣……
這么下去的話,由于禮包武器裝備可以大幅度地沖抵正常生產的部分,從而減少軍費開支的總額,法蘭西帝國與那兩個競爭對手的差距會進一步的拉大。
路易十四增在與朱慈烺的通話中不止一次的暗示對方可以適當地放緩干涉行為,免得讓對方誤會明帝國的戰略意圖。
后者只能表示明帝國對待盟友一向一視同仁,只要對方主動要求,自己便會努力幫助,如若法國出現類似的情況,亦是如此。
路易十四現在倒是希望法國本土出現這種事,可是又不希望老朋友過于熱情,否則自己豈不是最后啥都沒撈著?
朱慈烺才不會介意某人的想法和心情,七月末艦隊完成集結后,便下令空軍出動上千架轟炸機,配合大明帝國與奧斯曼帝國聯合艦隊,進攻蘇丹港的倭軍艦隊。
加上奧斯曼帝國空軍的轟炸機,是役兩軍合計出動一千六百三十五架轟炸機、兩千九百二十二架戰斗機與攻擊機,一次可以發射超過一萬兩千枚巡航導彈與反艦導彈。
聯軍艦隊能夠發射七百余枚巡航導彈和上千枚反艦導彈,海空力量總計能夠打出一萬四千枚導彈的強大攻擊波。
朱慈烺根據情報計算過師仁艦隊的實力,這家伙每個月可以召喚出來一個四航母戰斗群。
艦隊最犀利的武器就是412枚標準2/3型遠程防空導彈,余下便是1506枚「增程海麻雀」中程防空導彈。
五個四航母戰斗群所配備的「標準」超過兩千枚,「增程海麻雀」更是高達六千枚,加上「密集陣」與艦炮也能防空,確實不好惹。
但是之前倭軍艦隊已經與奧斯曼艦隊廝殺了一番,消耗了一定數量的防空導彈,在下月初之前是很難補充的。
大明王師也會沿用傳統套路,那就是繼續發射彈道導彈來誘敵,消耗對方最為金貴的「標準」-3。
這次誘敵的任務就交給鄭成功與揭暄來負責了,閩國購買的彈道導彈一直沒有實戰的機會,眼看就要過保質期了,得馬上用來才能不賠本。
朱慈烺已經向門徒保證,會用等值得召喚武器來沖抵他這次的投資成本,事后再用一堆金屬半成品在某師這里采購一批性能更加出色的升級版就行了。
揭暄的艦隊已經使抵紅海,會從那里向蘇丹港發射剩余的巡航導彈,以實現三個方向上的聯合打擊。
同時艦隊會協助駐扎在紅海西岸的奧斯曼陸軍的三個旅,從埃及南部開始向北推進,力爭盡
快收復失地。
留著快過期的彈道導彈沒有任何意義,鄭成功索性直接下令將裝有常規彈頭的所有遠程導彈一次全部發射出去。
目標就是蘇丹港口,哪怕打不著敵艦,能夠將目標區域內的碼頭炸爛也算沒白忙活。
對于波斯的征討即將落下大幕,遠征波斯的鄭軍將士也得以乘船返回家鄉。
鄭成功就此決定進行輪換,新一批遠征軍先期為一個軍三個旅。
跟隨揭暄的艦隊沿著紅海西岸向被推進,不夠的話,還能追加兩個軍的兵力。
七月三十日,大明(含鄭軍)與奧斯曼聯軍向倭軍發動了最大規模的進攻。
在一小時之內,向倭軍發射了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總計超過一萬五千枚。
盡管以蘇丹港為主要錨地的倭軍主力艦隊使出渾身解數,仍然是防不勝防。
直接被擊沉三艘航母、五艘兩棲運輸艦、六艘神盾艦、九艘驅逐艦、十四艘護衛艦,其余艦船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失去戰斗力的艦船達到五成以上。
幸存下來,還能勉強繼續作戰的艦船也因為打光了中遠程導彈,面臨隨時會淪為敵方靶艦的命運……
師仁原本以為一次召喚出五個月的艦船,起碼比上次的防御力高出一大截,萬萬沒想到對方的攻擊力也水漲船高了。
之所以朱慈烺能有如此之大的手筆,是因為大明自己研發的巡航導彈、反艦導彈與遠程火箭彈所使用的燃料是一樣的。
這樣不但大規模制造時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彈體燃料之間的通用,還能便于維護與保養。
若是戰斗部來不及生產也不要緊,將彈頭里面裝上等重的鉛塊就行了。
因為戰術目的就一個,那就是盡可能地消耗對方的防空導彈。
自己作為財大氣粗的一方,這招可謂是屢試不爽。
發射導彈而不是火箭,因為前者是可以精準打擊目標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市|
民权县|
黄陵县|
宁海县|
公安县|
德格县|
泽库县|
泗阳县|
界首市|
正蓝旗|
化州市|
浦东新区|
建阳市|
饶阳县|
临潭县|
定陶县|
太和县|
祥云县|
萨嘎县|
尤溪县|
武功县|
永修县|
霍州市|
西安市|
平江县|
九江县|
夹江县|
和林格尔县|
临猗县|
宝清县|
麻城市|
寿阳县|
博兴县|
揭东县|
焉耆|
德保县|
康保县|
大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阿瓦提县|
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