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六月九日,預定中倫敦世界博覽會就要開幕了。
從上海到倫敦,也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到了倫敦后,相關的布置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是在九江實驗室的幾件科技成果,卻依舊沒有達到完美的狀態。
哪怕上百個工程師,十幾個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里面整整二十個月時間。
哪怕做出來的成品,已經超過原來的預期很多。
但是越做得好,就越覺得能夠更好,就想要更加驚艷世人。
因為這些東西太重要了,決定九江經濟實驗區在倫敦博覽會的成敗。
巴廈禮看過效果之后道:“足夠了,真的完全足夠了,蘇曳爵士,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就來不及了。”
三月九日的時候,蘇曳決定封存所有試驗品。
所有參加倫敦世界博覽會的產品,進行最后的檢查,然后包裝,裝運上船。
整整裝運了六天,超過三艘船。
總共有七百人,整整十條船,剩下七條全部都是護航的艦船。
蘇曳帶著上百人前來送行。
“砰砰砰砰……”
一陣陣炮響。
對于九江而言,這也毫無疑問是一種遠征。只不過參加的不是戰爭,而是世界博覽會。
但這次世界博覽會的成敗,也決定蘇曳體系能不能融入這個世界的霸權體系,決定蘇曳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能不能力挽狂瀾,拯救中樞。
“蘇曳爵士,世界博覽會就是我們最后的戰爭。”
“我一定會竭盡全力。”
“你等著我凱旋。”
然后,在無數期待的目光中,船隊離開碼頭,先沿著長江東進,從上海長江口進入大海。
上海領事麥華佗,未來的公使威妥瑪,眺望著這支船隊。
“這應該是去參加世界博覽會的九江船隊吧。”麥華佗道。
威妥瑪道:“是的。”
旁邊的亨利爵士道:“你說他們在半路上,會不會遇到海盜啊?如果是的話,那就太美妙了。”
“是啊,如果是的話,就太美妙了。”威妥瑪嘆息道。
亨利爵士道:“北邊的戰爭路線,而這支船隊代表著中英關系的另外一條路線。這不僅僅是英法聯軍和清廷的決戰,也是兩條路線的決戰。而如果蘇曳這條路線贏了,意味著什么呢?”
威妥瑪道:“意味著蘇曳進入清國中樞,成為大英帝國霸權體系的一部分。意味著亨利爵士你的所有生意都會被驅逐出遠東。”
亨利爵士道:“也意味著威妥瑪先生你想要中國公使的路徑徹底破碎,你的政治前途戛然而止。意味著麥華佗領事政治生涯終結。”
麥華佗道:“甚至未來,李泰國、赫德的政治生涯,也完全終結。”
亨利爵士道:“所以,我們開始祈禱這支九江船隊在茫茫大洋中遇到海盜吧,被徹底擊沉。我們開始祈禱倫敦世界博覽會徹底失敗吧。”
次日!
外海上,另外一支強大的艦隊出現了,擋住了九江船隊的去路。
還真的是海盜艦隊。
海盜首領尤根揮舞旗語。
他的艦隊前來護航。
因為九江這支返回倫敦的船隊上,還有喬治王子。
海盜尤根不僅僅是護航拍馬屁,更加重要的是他要回倫敦,去收獲他的果實。
喬治王子、巴廈禮需要兌現他們的諾言,為尤根這個私生子奪到子爵之位。
尤根海盜艦隊的加入,使得九江船隊的安全系數到達了驚人的高度。
基本上,沒有任何海盜敢打這支船隊的主意了。
……………………
時間撥回到五月份。
京師,皇宮!
整個清廷,陷入了徹底的惶恐。
此時,皇帝終于清醒。
之前的他被憤怒填滿了身心,甚至忘記害怕。
而現在恐懼重新占領了他的身心。
僧格林沁、榮祿等人信誓旦旦,要堅守大沽口炮臺,而且充滿了信心。
結果,僅僅兩天時間,大沽口炮臺就淪陷了。
接下來的天津,更是一天時間都沒有堅持,打都沒有開打,直接潰退了。
無邊無際的恐懼,籠罩在皇帝心頭,籠罩在整個皇宮。
他現在就想跑了。
但是群臣勸諫,現在絕對不能跑。
皇上若是跑了,那對于皇權威嚴完全是毀滅性打擊,對于幾萬將士的士氣,更是毀滅打擊。
看看前明,崇禎皇帝在最后關頭,都沒有逃跑。
這話不說還好,說了更是讓人害怕。
于是,皇帝下令桂良去天津和洋人談判,務必讓洋人退兵。
桂良再次奔赴天津和額爾金伯爵談判。
桂良提出天津條約所有條款,基本上都可以接受,哪怕天津作為通商口岸城市,也可以接受。歷史上在這一條,桂良可沒有那么痛快。
但是,額爾金伯爵提出,清廷需要向英國賠款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向法國賠款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另外,四國公使要進京,而且要帶著三千軍隊進京。
額爾金伯爵的這兩個條件,比歷史上還要嚴苛得多得多。
而且,完全不可商量。
桂良悻然離開天京,返回京城和皇帝匯報。
皇帝聽完之后,勃然大怒。
這,這和直接打進京城又有什么區別?
就這樣的條件,如果答應了,還不如打一場。
大朝會上,肅順、杜翰等人已經請皇帝北狩,但是惠親王綿愉、惇親王奕誴等人堅決反對。
說洋人還在天津,皇上就北狩,豈不是棄了天下,棄了天下子民,棄了祖先宗廟。
群臣憤慨,說這個時候皇上如何能走?
于是,皇帝暫停了北狩的心思,下令僧格林沁、榮祿等人,集結所有兵力,務必守住通州。
就這樣,清廷定下了在通州附近進行大決戰的策略。
僧格林沁開始在通州一帶進行軍事部署。
他親自率領馬步軍一萬八千人,伯彥訥謨祜率軍五千天津新軍,駐守張家灣到八里橋一帶,扼守住通州進京師廣渠門的大道。
副都統伊勒東阿率領蒙古馬隊四千人,協防八里橋。
馬善統率一千名蒙古騎兵防守馬駒橋東南。
榮祿、成保、樂善三人,統率一萬人,防守通州城。
都統勝保率領七千京營大軍,駐守齊化門一帶,作為后援。
歷史上,清軍在這一戰總共部署三萬人左右。
而在這個世界,清軍部署了近五萬人。
作為和洋人的最后決戰。
而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后,開始進行休整,并且由傳教士帶頭帶著偵察兵,開始對通州、以及八里橋一帶,進行了全面的偵查。
而此時在京城,在八里橋一帶的偵察兵,除了英法聯軍,還有就是蘇曳的情報處。
現在這種情形,派人沿著運河南下傳信都已經太慢了,只能用信鴿。
從京城到九江近三千里距離實在太遠了,所以甚至需要中繼站,又增加了傳信難度。
有的密信能夠傳到蘇曳手中,有些則不能。
但大體上,蘇曳還是能掌握北方的戰局。
看完北邊的情報后,他只有一個感覺,快了,太快了。
現在這個架勢,至少比歷史上快了兩個半月左右。
倫敦那邊的節奏,一定要能卡住啊。
……………………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航行,巴廈禮帶領的九江船隊終于到達了倫敦。
到達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喬治王子,帶著大海盜尤根去拜見阿爾伯特親王,準備履行之前的諾言。
對于其他人來說,這是天大的難事。
但是對于親王來說,幾乎輕而易舉。
聽到巴廈禮和喬治王子的匯報后,他立刻答應辦理此事。
僅僅是次日,女王維多利亞立刻冊封尤根為帝國子爵。
頓時間,這個私生子大海盜痛哭流涕,發誓要為女王效死,為大英帝國效死。
他奮斗了大半輩子都沒有得到的東西,如今別人的一句話,就得到了。
他終于如愿以償,完成了母親的遺愿,成為了大英帝國的貴族。
接下來,巴廈禮帶來的幾百人全部投入倫敦世界博覽會的布置。
伴隨著六月九日越來越近,哪怕是親王也不由得緊張和激動。
這是他最大的政治手筆。
為了這場盛會,已經用掉了一百四十萬英鎊,幾乎是上一次世界博覽會的兩倍多。
不管是議會里面,還是民間,都已經有大量批評的聲音,說阿爾伯特親王舉辦這次博覽會勞民傷財。
大英帝國的剛剛經歷了克里米亞戰爭,印度的叛亂,又發動了對清國的大型戰爭,國庫正是最空虛的時刻。
而親王殿下不顧民生艱苦,舉辦這華而不實的世界博覽會,讓大英帝國的財政雪上加霜。
支持和反對的派系,報紙上進行了全面的論戰。
不僅僅是英國的報紙和輿論,整個歐洲的輿論都在劇烈的爭論。
辯論得非常廣泛。
勞民傷財,已經是最粗淺的議題了。
更深的議題是英國、或者說歐洲,還能不能引領世界的科技和工業技術。
美國的科技工業,是否會超越,并且取代歐洲。
而最深的議題,則是阿爾伯特舉辦這一場世界博覽會背后的政治目的,也就是對清國外交路線。
總之,就是一堆亂戰。
這一場世界博覽會,在兩年前宣布籌辦的時候,就已經伴隨著劇烈的爭議。如今開幕式在即,這種爭議更是到了巔峰。
阿爾伯特親王其實是想要稍稍隱藏背后的政治目的,但是政治對手卻不愿意。
他們把阿爾伯特親王的外交路線,大書特書。
甚至在報紙上用了駭人聽聞的標題,這一場世界博覽會背后的主人,不僅僅是阿爾伯特親王,還有蘇曳。
蘇曳正式登上了歐洲報紙的頭條。
只不過,這些報紙可沒什么好詞。
腐朽落后東方世界的貴族。
拖著鞭子的清國皇族。
背叛皇帝的清國軍閥,等等。
一個迎娶了三個小妾的腐朽東方男子。
而且,還專門在報紙上刊登了蘇曳的畫像。
不是照片,而是畫手畫出來的。
畫得非常丑陋,充滿了對東方男子的惡意,三角眼,鷹鉤鼻,拖著豬尾巴一般的辮子。
還有三撇胡子,總之畫像中的蘇曳,又丑又老又尖。
副標題是,這樣的人也能代表科技和文明?
這篇文章揭露,阿爾伯特親王之所以會舉辦世界博覽會,就是想要在清國扶持這個丑陋野蠻的東方男人上位,想要扶持這個男人的九江經濟試驗區。
阿爾伯特親王竟然把戰勝美國科技工業的希望寄托在這個落后腐朽可笑的東方男人身上。
況且,現在大英帝國還沒有落后吧?!
這一篇文章,頓時引發了渲染大波。
政敵借機,紛紛抨擊阿爾伯特親王的外交路線。
宣稱這是一場可笑的政治實驗。
這個蘇曳,完全是落后,腐朽的代表。清國更是科技、工業、文化的沙漠。
殖民清國,才是大英帝國唯一的外交路線。
把科技、工業的希望寄托在蘇曳和清國身上,完全是可笑的,可恥的。
為所謂九江經濟實驗區而舉辦這次世界博覽會,注定會遇到可恥的失敗,是對國庫可恥的浪費,是對人民可恥的犯罪。
這篇文章一刊登,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
而投資九江經濟實驗區的財團也不甘示弱,紛紛下場,表示蘇曳是何等的開明,對科技和工業擁有非凡的天賦和敏銳,他是一個天才政治家,天才的科學家,表示九江經濟實驗區是何等之成功。
他們表示,投資清國,利用他們低廉而又數量驚人的勞動力,利用他們龐大的市場,才是對大英帝國最好的利益路線。
但是,他們的聲音幾乎是剛剛出來,就被淹沒了。
整個倫敦,整個歐洲,沒有人相信清國會有開明的政治家,更加不可能有科學家。
這一切都是無恥的謊言。
如果這一次倫敦博覽會,真的有清國的參與,那注定會失敗。
甚至已經很多人高呼出,抵制倫敦博覽會。
至此,阿爾伯特親王面臨的壓力到達了極致,連帶著女王也受到了波及。
但不管如何,都將這次世界博覽會的氣氛烘托到了最高點,吸引了整個西方世界的目光。
不知道多少人,千里迢迢,甚至萬里迢迢,前來參加這一次的倫敦世界博覽會。
……………………
終于!
六月九日這一天,到來了!
在萬眾矚目中,倫敦世界博覽會開幕。
而且奇怪的是,這個開幕式竟然放在了晚上。
之前所有的開幕式,絕對是放在白天的啊。
夜幕降臨后,整個開幕式場館內,一片黑暗。
所有人抱怨聲不止。
而這個時候,出現了倒計時的聲音。
五,四,三,二,一!
倒計時結束!
整個場館,上萬個燈泡,依次亮起。
瞬間!
如同繁星。
燈火璀璨,刺破蒼穹。
撕開黑暗。
這才是真正的歷史第一次。
所有人徹底驚呆了,不管是美國人,還是法國人,還是俄國人。
都被這一幕,徹底震撼了。
上萬燈泡亮起,造成的沖擊力,是前所未有的。
難怪當時在白金漢宮的花園,剛剛點亮這些燈泡,親王就下令立刻熄滅。
接下來,就不許再點亮。
就是埋頭地制造越來越多的燈泡,越來越多的發電機,就是為了這一刻。
與此同時,場館周圍馬路上,所有的路燈,同時亮起。
緊接著,白金漢宮的幾千個燈泡,同時亮起。
這片區域,如同白晝。
就單單這一幕,就已經足夠載入史冊了。
但是,這一場沖擊還沒有結束。
在無數人的歡呼聲中,場館內忽然所有的燈泡全部熄滅。
場館內再一次陷入黑暗之中。
所有人安靜,因為大概知道,還會有驚喜。
所有人屏住呼吸,靜靜等待。
再一次倒計時,只不過這一次是用鋼琴的聲音。
倒計時結束。
忽然所有人眼前,再一次亮起。
只不過,這一次亮起的不是燈泡,而是一個幕布。
一個巨大的影像。
長超過四米,寬超過二點二五米的幕布上,出現了女王陛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身影。
影像上,兩人仿佛開始講話。
發表開幕宣言。
這個時代沒有話筒,只能靠原始的聲音放大手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