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搞洋務,至少要徹底收回東南幾省之權,要徹底解除湘軍割據。” 蘇曳道:“是啊。” 僧格林沁道:“所以,旗務改革是不是可以往后延一延?” “等到解決了湘軍,洋務運動大面積鋪開,并且步入正軌后再推行?” 蘇曳道:“我也這么想過,那個時候國家財政也就寬裕得多了,阻力也會小得多。” “但是,這一耽誤大概要多少年?” 僧格林沁想了一會兒道:“七八年總是要的。” 蘇曳道:“晚個七八年,國家就需要多掏兩億多兩銀子吧。” 僧格林沁道:“要的,還不止吧。” 蘇曳道:“這么多銀子,能辦多少大事?能夠讓國家早崛起多少年?” 僧格林沁沉默了好一會兒,道:“只要抓住軍隊,就掀不起大浪。或者說,就算浪再高,也翻不了船。” 蘇曳道:“對,只要抓住軍隊,就翻不了船。” 僧格林沁道:“我這邊,沒有問題。但是榮祿景壽那邊,我就不知道了。” 現在整個國家,有幾個軍方巨頭。 蘇曳,僧格林沁,湘軍,榮祿和景壽。 “榮祿聰明絕頂,也沒什么問題的。” 僧格林沁道:“那我沒有問題了。” 蘇曳點頭道:“多謝,走了。” 僧格林沁道:“那我就不送了。” 然后,蘇曳離開了僧格林沁的王府。 至少這一次,僧王的態度很堅決,看來上一次生死真的讓他看清了很多東西。 ………………………………………… 蘇曳依舊住在原來的府邸。 只不過把國公府換了一個牌匾,變成了懿王府。 “看看,看看……” “之前王爺在內城,完全是英雄,走到哪里都是萬眾矚目的。” “結果現在呢?所有的旗人都在痛恨你,滿朝的王公大臣也都在孤立王爺。” 左宗棠道:“其實,王爺想要得到他們的擁護很簡單。把九江經濟實驗區的利益分給他們,不要動旗人的飯碗,讓帝國新式陸軍里面安插進入大量的旗人軍官,保證所有的八旗勛貴都擁護你。” “但是,憑什么?” “憑什么?”左宗棠猛地一砸桌子道:“憑什么?” 崇恩道:“小曳,其實我一直都想要讓你緩和與八旗勛貴之間的關系。” “這次你封王,我就想過,你阿瑪愛面子,不知道會何等高興。他最喜歡熱鬧呢,按照往常,你封王了,紅帶子封王,本朝開國來第一次,旗人之間都是親戚,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上門巴結,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來吃酒。” “結果,寥寥無幾,總共就沒有擺幾桌。” “我本來以為,你這次立下這么大的功勞,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平息了洪楊之亂,捻匪之亂,大家就會簇擁到你的麾下,大家就能團結一心干大事,完成大清中興。” “結果呢?還是冷冷清清,甚至對你更加排擠了。” 其實,對于八旗王公勛貴來說,也是一肚子委屈。 我們把你蘇曳當親兄弟,覺得你本事大,能夠帶領國家中興,所以你剛進中樞的時候,我們都把你當成自己人,不但擁護你,甚至都捧著你。 結果你上位之后,竟然要第一個拿我們開刀? 完全不念骨肉之情啊。 他們是不知道那一句話,否則用在蘇曳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你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崇恩道:“所以我現在明白了,這樣挺好的。” “晚得罪,不如早得罪。” “得罪的越徹底,改革得也越徹底。” “現在所有八旗王公都排擠你,孤立你,正好是改革的大好時機。” “我崇恩也算是你半個阿瑪,咱們做!” “不但要做,而且要做的徹底,大不了我這個無用之身,粉身碎骨而已。” 左宗棠也大聲道:“對,做!” “其實,從裁撤八旗軍之后,就已經沒有了回頭路,如今剛好拋棄幻想。” “灰塵不掃,是不會去的。” “難道我們還指望著旗人自我覺醒,自我革新嗎?” “王爺,我們原本還打算著徐徐圖之,先吹風,再緩沖個幾年,現在看來不需要了,直接雷霆之勢,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田雨公道:“反正,就算推遲幾年改革旗務,這些旗人勛貴依舊不會擁護你。那晚改革,真就不如早改革了。” “殺,殺,殺……”陳玉成興奮道:“誰反對,就殺誰,反正也就是幾百萬旗人而已。” 頓時,所有人朝他望去。 你那么興奮做什么? “看我做什么?”陳玉成道:“反正最壞的結果,就是被幾百萬旗人趕出京城,我們直接擁護大帥在南京登基,然后率領大軍重新殺回來,定鼎天下。” 眾人不言,不是覺得陳玉成荒謬,而是他的直中本質。 要論革命之徹底,這群投降過來的天國班子最徹底。 ………………………………………… 半夜時分。 蘇曳仰望月空。 其實,改革旗務,他真的想要徐徐圖之的。 因為裁撤八旗,軍事改革,眼看著就要大獲成功了,肅順、端華等反對者已經被殺頭了。 最最緊迫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其實,可以稍稍緩一口氣了。 改革旗務,先吹風,再定方案,再緩沖,好幾年后再推行。 就是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但是現在蘇曳卻發現,這種大事,可能真的沒法徐徐圖之。 因為,復辟的力量太大了。 走回頭路的力量太大了。 這次回京城,所有人都覺得不要操之過急,所有人都不愿意做。 所有人都覺得,沒有必要改革旗務。 甚至,很多人的意思很清晰。 裁撤八旗,軍事改革,這么難的事情,都已經做成了,已經很了不起了,百年未有之大事。 所以,可以歇一歇了,緩一緩了。 不僅僅慈安太后這樣覺得,甚至蘇曳也有這樣的心思。 畢竟,一張一弛嘛。 國家不能這樣折騰,要休養生息。 但是,可能這個時候就是需要折騰。所謂的休養生息,很可能就會變成心安理得的懈怠。 如此一來,改革可能會半途而廢。 這和僧格林沁麾下的八旗新軍不就是很像嗎? 編練新軍之后,覺得戰斗力超強,那么就不用那么苦了,很多紀律也就不用遵守了,日常艱苦的訓練也不必繼續了。 就這樣,短短時間內,戰斗力大大滑落。 現在無數人在拉后腿,復辟力量如此之大,所以改革就是非進即退。 只能一往無前。 所以,改革旗務,不能徐徐圖之。 就是要繼續下猛藥,用狠招。 配合著洋務運動,大步向前。 “轟轟轟轟……” 電閃雷鳴。 蘇曳拿出平板,很快就收到了負八妹的消息。 “蘇曳,我也覺得軍事改革成功之后,旗務改革就沒有那么緊迫了,可以徐徐圖之。” “因為王莽新政操之過急,導致覆滅,算是前車之鑒。” “但后來我仔細研究后發現,王莽新政的路本就是錯的,他的很多政策看似先進革新,其實反而是在走回頭路。” “而你走的路,則是正確的。盡管沒有完全被歷史證明過,但也被部分歷史和現代事實證明過了。” “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這句話是對的,但也是錯的。” “在做事之前,在坐上這個位置之前,可能真的很多人都是相差不多的。可一旦坐上了這個位置,當他們埋頭開始奔跑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 “只要方向是對的,那就在行動中修正,而不要妄想著修正后再行動。” “你的基本盤穩固,大可以去做,哪怕犯錯也不要緊。” “不要等到渾身無法動彈了,再想著去奔跑,去跳躍。” “跑起來,跑起來,帶著你的國家跑起來。” …………………………………… 次日,大朝會! 慈安太后牽著小皇帝進入寶座。 不知道為何,今天的她,竟然比以往都更加迫切見到蘇曳。 蘇曳對她來說有光環是不假。 但是蘇曳之前所做的,其實沒有太打動她,唯獨昨日的曖昧細膩,讓她屢屢回味。 恭親王奕站在左邊,蘇曳站在右邊,兩人都在文武大臣的最前列。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行禮之后,大太監增祿高呼:“有本奏來。” 蘇曳出列:“臣有本。” 頓時,慈安太后嬌軀微微一顫,隔著簾子,甚至都要流露出哀求的目光。 蘇曳,咱們昨天不是說好了嗎? 先暫緩的嗎? 但是,昨日她以身體不舒服為由,提前散朝。 今日這朝會剛剛開始,總不能就這么散朝吧。 文武百官,全部屏息。 昨日,蘇曳的奏報被太后中途叫停,大家就知道,一定是驚天動地的新政。 眾人也隱隱知道是什么。 但其實還是不敢相信,蘇曳會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新政。 誠然,確實有不少底層旗人渴望改革旗務,去尋求活路。 鐵桿莊稼養了幾百萬旗人,但是也禁錮了很多旗人。 按照政策,旗人只能有兩項職業,做官和參軍,不得從事農業,商業和手工業。 但是做官和參軍的旗人,畢竟還是少數,剩下大部分都無所事事。 但實際上,大部分旗人還是安于現狀的,是不希望動這份鐵桿莊稼。 你想解放他們的生產力,大部分人其實還不希望被你解放。 而且,蘇曳這個改革旗務,算是相當徹底了。 動的可不僅僅是鐵桿莊稼,還有旗人的很多上升通道,甚至內務府都要改革。 這個蛋糕,算是動得非常徹底的了。 蘇曳也曾經想過,旗務改革,要不要動內務府。 關于內務府的資料,蘇曳看了很多,而且此時正在親眼見證。 這個滿清獨有的機構,也代表著旗人特權的象征,此時已經腐敗到觸目驚心的地步了。 后世出自于《北京社會科學》的論文《晚清內務府腐敗問題探析》稍稍淺嘗輒止談論,也已經看出一二。 單純一個小小的八卦,道光皇帝一個雞蛋多少錢?光緒皇帝覺得吃雞蛋很奢侈,就能看出內務府之腐敗。 “昨日,臣提出了三條新政,深化軍事改革,成立招商局,禁絕鴉片。“ “今日,臣繼續闡述第四條新政,改革旗務!” 于無聲處聽驚雷。 滿朝文武震顫。 你……你果然還是提出來了。 接下來,滿朝文武靜寂,聽著蘇曳一條一條念出改革旗務的條陳。 文武百官,包括慈安太后都聽得心驚肉跳。 蘇曳,你之前不是這樣說的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