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德川慶喜道:“非常抱歉,白夫人,我身體不適,實在無法遠行。” 這位末代將軍和洋人交往也密切,在法國公使的督促下,也愿意進行改革,而且和上一代孝明天皇關系不錯。 明治天皇上位之后,德川慶喜的政治主張徹底失敗,戰事失敗,失去了權力。 但是前日本之主從內心深處,是完全不愿意中國軍隊進入東瀛,干涉內政,更不想讓中國主宰日本之命運。 另外一方面,他年輕力壯,又不甘心失去權力。 所以顯得非常矛盾。 白飛飛道:“我知道你在等什么,等在越南中法戰爭的結果,等待北方中俄戰爭的結果。” “你覺得我國輕敵驕狂,竟然一下子挑戰兩個世界列強,所以你不想站在失敗者一方。” 現在的情形,蘇曳確實需要一個足夠的理由,讓陸軍登陸日本。 而眼前這位末代將軍的邀請,就是最好的理由。 “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我們一點都不急。”白飛飛緩緩道:“但是我也要警告您,攝政王是一個充滿絕對魅力的領袖,但這也是雙刃劍。伱晚一天,他就會更加懷疑你的誠意,那未來您和您國家的待遇,就會更低一日。” “中,朝,琉球三國聯軍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登陸日本,幫您奪回政權。” “而且我們有足夠的軍費,多久都可以等,不知道有多少商人,排著隊給我們送軍費。” ……………………………… 越南王宮。 越王阮福時大喜。 天朝的大軍終于來了,而且整整五萬多大軍。 “多謝天朝大恩,多謝攝政王天高地厚之大恩。”阮福時朝著駐越大臣寶鋆躬身拜下。 寶鋆道:“想要感激攝政王,有一個最佳的機會。” 阮福時道:“愿聞其詳。” 寶鋆道:“代表越南,正式向日本宣戰,并且派遣一支軍隊,加入聯軍。” 現在越南正在和法國人大戰,如何派得出去軍隊? 但是阮福時道:“小王愿意,愿派世子率軍,加入聯軍,討伐日本。” 幾日之后,面臨大戰的越南王國,集結了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在越王世子的率領下北上,前往琉球王國,加入了討日聯軍。 至此。 整個東亞主要國家,全部加入了聯軍,完成了東亞秩序之雛形。 …………………… 陳玉成、馮子材、劉永福等將領,率領五萬多大軍一路南下。 幾日之后,便殺到河內城下。 法軍三萬多人守城。 但這里的主場,更像是中越軍隊的。 因為河內剛剛淪陷不久,法國人在這里還沒有施行真正的統治,哪怕他們占領了城池,但城內不計其數的起義軍暗中破壞。 而中方軍隊修建防線的時候,超過十幾萬的越南軍民前來相助。 經過了幾年的歷練,陳玉成的性子也變得穩重了,而不是急吼吼的立刻攻城。 而是構建一層又一層的防線。 蘇曳的原話,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追求最大戰果。 不但要奪回河內城,更重要的是狠狠給法國人一個教訓,造成巨大的傷亡。 同樣,這一場戰爭的軍費也不需要自己掏。 所有的糧食等基礎物資,全部由越南王國提供。 而彈藥、軍費等等,也是越王出。只不過他現在沒什么錢,先向中方借貸,以后慢慢歸還。 …………………… 外面的戰爭,如火如荼。 而國內,李鴻章等人也開始了殺頭之旅。 根據李鴻章的意見,地方改革先不急,先制造大案,狠狠殺一批,流放一批,罷免一批。 要讓漢人大族恐慌,要讓漢人大員畏懼。 你們的權力,你們的官位,不是那么穩固的。 攝政王給你的,才是你的。 攝政王不給,你的家族產業,你的小命都保不住。 所以,要制造大案。 當年慈禧為了打擊湘軍勢力,將楊乃武小白菜案擴大化,把一百多名官員處理了。 但對于左宗棠和李鴻章來說,這種級別的案子,實在太小了。 什么案子牽連最大? 什么案子,能夠打擊地方大族之根基? 當然是科舉舞弊案。 要說,有清一朝在科舉上算是嚴厲的。 但蘇曳掌權一來有一個特點,對科舉一事相對放縱。 其他權力都抓的很緊,但對科舉一事,則是比較冷淡,不太干涉。 咸豐朝的時候,會試和殿試的主考官,旗人也占據一定的主導地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