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行過禮之后,衙門的師爺才站出來提醒:“大人,吉時到了,掛匾吧。” 易東銘點點頭,吩咐身后的衙役們將蓋著紅布的牌匾給掛到了小院的門上,他對晏清秋做了個請的手勢:“晏姑娘,請。” 晏清秋回了個福禮,和易東銘一起站到了臺階上,負(fù)責(zé)掛匾的衙役立刻一人一根紅緞交到了二人手上。 看著臺階下圍觀的眾人,易東銘笑了笑:“說兩句吧。” 這樣的場景,讓晏清秋不由的想起來自己碩士畢業(yè)時當(dāng)著全校師生的面演講的事,她清了清嗓,朗聲道: “今天很感激諸位能夠前來觀看善福堂的開幕,顧名思義,善福堂,那就是個行善積福的地方,這里住著的是那些無家可歸被人拋棄的孩子,他們或許不是很健全,但是他們不該被生活拋棄,所以我建立了這間善福堂,為的,就是給這些孩子一個家,給他們一個不用顛沛流離的居所,很感謝大人百忙之中替善福堂書寫牌匾,在這里,民女代表善福堂的所有人,謝謝大人了。” 說完,晏清秋鄭重的對易東銘鞠了個躬。 隨著她彎腰,臺階下的孩子們跟著鞠躬,朗聲道:“謝謝大人。” 易東銘心中酸澀,連連抬手:“都起來吧,晏姑娘客氣了,跟你做的比起來,本官做的實在是不足掛齒,時辰差不多了,就讓我們一起為善福堂揭開牌匾吧。” 晏清秋點點頭,和易東銘一起一人一邊,將紅綢給扯了下來。 隨著紅綢落地,便有衙役點著了鞭炮,善福堂門口頓時熱鬧了起來,孩童的歡呼聲和人們的掌聲不絕于耳。 熱鬧過后,左氏帶著易晉寬走上了臺階,將手里的一個盒子交給晏清秋,笑道:“阿秋,這些是我和大人的一些心意,雖然不多,但是能幫到善福堂的孩子們就好。” 易晉寬跟著將肩上的包袱拿了下來,朗聲道:“秋姨,這些都是我已經(jīng)不能穿的衣服,我都捐給他們。” 晏清秋摸了摸易晉寬的腦袋,笑道:“寬兒長大了。” 她抬頭面對左氏,福了福身:“多謝夫人。” 左氏微微一笑,帶著易晉寬回到易東銘身邊,晏清秋將盒子交給身后的牛三,王老五負(fù)責(zé)記賬,站在大門邊的周實立刻就用手中的匕首在哪塊被立在大門口的牌子上刻下了易東銘一家的名字,并且后面清楚的刻下了他們捐的東西。 在他們的前面,是那個給了晏清秋二十兩的掌柜。 隨著左氏出面,后面跟著就是秦大夫一家,然后高掌柜,翡翠樓的掌柜,就連那天桂嬤嬤買布料的布莊老板都來了,或是捐錢,或是捐物,周實刻字的手就沒停過。 有了他們的帶頭,一些跟著來看熱鬧的鄉(xiāng)紳們也紛紛慷慨解囊,到最后就連圍觀的百姓都開始陸陸續(xù)續(xù)的捐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善福堂的孩子們就只有一件事,就是不停的道謝,不停的給人們鞠躬。 看著門票牌子上越來越多的名字,堅強(qiáng)的小花終于忍不住大哭了起來,她不用再強(qiáng)撐堅強(qiáng),也終于不用把自己給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