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遼國使團-《錚錚大宋》
第(2/3)頁
又過稍許,蕭孝友的座駕駛入百步之內,緩緩停下,其后諸馬車亦相繼停下。
宋庠深吸一口氣,提醒諸官員道:“諸位收斂怒氣,莫要被契丹人抓到口實,反賴我大宋不守禮儀。”
說罷,他與龐籍率先迎了上去。
趙旸亦跟了過去。
而此時,蕭孝友亦下了馬車,領著數十名從使、侍從朝宋庠等人這邊而來。
雙方各行了數十步,在距數步的距離停下,隨即,蕭孝友拱手對宋庠道:“我契丹兒郎多驍勇難馴,不服管教,驚嚇到貴國軍士,驚嚇到諸位及貴國軍士,實在過意不去,待回去后我定好好訓斥他們。”
宋庠、龐籍二人在聽到“驚嚇”二字時就已微微色變,待其說完,宋庠淡然道:“當年貴國進犯我大宋澶州時,兵馬數十萬亦也未曾嚇倒我大宋軍士,還被我大宋軍士以八牛弩射殺貴國大將蕭撻覽,今日似貴國兒郎這般玩鬧之舉,又何談驚嚇?”
夠損啊……
趙旸頗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宋庠。
對面,蕭孝友面色一滯,其身后諸從使亦面露怒色,或有一名從使官冷笑道:“幾十年前之事,也好意思拿來說……未受驚嚇,何來澶淵之盟?”
宋庠面不改色道:“因我大宋真宗仁善,見宋遼兩國交戰二十余年,彼此傷亡無數,生靈涂炭,不任再見兵戈,故在貴方已知難而退之情形下主動示好,容忍退讓,非是不能戰也。……若不然,貴國當時為何遲遲未能拿下澶州呢?”
他故意加重了知難而退四字。
那名從使被說得啞口無言,另一人立刻又接上冷笑道:“五十年前尚能戰,然如今卻未必。……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敗尚在眼前啊!”
這話一說,宋國官員這邊人人面帶羞怒,畢竟這三戰皆敗于西夏,順兵折將無數,乃是宋國近些年來最大恥辱。
龐籍寒聲譏笑道:“我怎么聽說貴國前些年亦敗于西夏?本是要逼李元昊就范,未曾想卻被其打地丟盔棄甲……”
蕭孝友身后諸從使大怒,斥道:“還不是你南朝從中挑唆?!”
宋庠故作恍然道:“這位這么一說,倒提醒了我,蕭尊使,昔日兩國商定,若契丹能約束西夏與我大宋和解,則增二十萬銀絹為軍旅之費,否則便只增十萬。在那之后,西夏并不遵從貴國之意,故貴國一度集結重兵征討西夏,奈何慘敗,如此……是否理當退回我大宋多交付的十萬銀絹?一二三四五,正好是五年,五十萬。”
此言一出,蕭孝友身后諸從使更是大怒,紛紛開口,威脅、譏笑者皆有。
“我大遼為你南朝損兵折將,你等竟敢毀約?”
“若敢毀盟,便是重啟兩國之爭!”
“今年貴國河北路發生好大事,我以為尊駕不應如此沖動……”
而宋國這邊亦是輸人不輸陣,亦紛紛開口與諸遼國從使爭吵起來,看得趙旸暗樂:誰說北宋文人對外軟弱來著?嘴巴不要太硬哦!
可惜就是國防軍力跟不上,空耍嘴皮子。
“諸位、諸位。”眼見雙方要吵起來,蕭孝友連忙勸阻。
而宋國這邊,眼見宋庠、龐籍都被遼國使者惹毛,判鴻臚寺事、侍御史御史何郯,及監察御史張擇行亦勸攔諸位同僚。
期間,趙旸瞥了眼毫無異動的那數百遼國騎兵,回頭再一看己方禁軍也并無異動,就猜到這事不會鬧大,純粹就是兩國文官在嘴皮子較勁,或者說,是遼國使者故意營造緊張氛圍,試圖打壓宋國文官的氣勢。
但很遺憾,今日帶隊的是宋庠與龐籍,他二人坐在樞密使和樞密副使的位子上,注定不會有一絲的退讓與妥協,否則必然遭到臺諫的劾奏。
果然,在蕭孝友與何郯、張擇行幾人的勸說下,宋遼兩方官員總算是漸漸停止了爭吵,又恢復到了最初看似和睦的氛圍。
隨即,雙方相約在汴京城下會面,便各自又坐上馬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市|
麟游县|
卓资县|
稷山县|
绥宁县|
双峰县|
夹江县|
兴隆县|
广灵县|
泰州市|
涟源市|
晋江市|
灌云县|
新乐市|
格尔木市|
阿克苏市|
盐山县|
县级市|
惠东县|
伊春市|
龙里县|
达州市|
阜新市|
宜良县|
新巴尔虎左旗|
深州市|
伊吾县|
吉林市|
永定县|
叙永县|
哈密市|
清苑县|
江山市|
巴塘县|
昭通市|
江阴市|
汨罗市|
慈利县|
揭西县|
独山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