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能吏和太守-《我幫大耳匡扶漢室》
第(2/3)頁
農業的基建關乎到一年的收成,春耕之前在涿縣大范圍的興修水利和發放農具、耕牛,也在今夏讓百姓和官府得到了回報。
“上等良田的畝產達到了六百斤,中等田地,這是涿縣最多的田地,畝產在四百斤到五百斤,下等田地在兩百到三百斤左右。”(養生論:夫田種者,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
高誘匯報之后,簡雍粗略算了下,一畝田的水稻平均產量大概在四百斤左右。
“過去的平均產量是多少?”簡雍向高誘問道。
高誘答道:“過去沒有誰統計過,但是我粗略估計在三百斤。我們做的興修水利的事情是有回報的。況且,因為官府發放了農具以及租借了耕牛給百姓,讓百姓耕種效率提高,今年耕種的田地也比去年要多。如此對比,今年的糧產量是可以說的上是十年來最為高產量的一年了。”
“今年還會不會出現餓殍的情況?”
“我高誘以人頭擔保,涿縣治下絕對不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若有一人餓死,我高誘愿意抵命。”
簡雍的要求不會這么簡單的,對高誘說道:“劉德然一直在把各地的流民往涿縣領,涿縣的其他的地方的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很多流民被募集到了涿縣,分配的土地越來越少了,接下來只能寄希望于開墾新的土地。你預測,以今年的收成,能支持我們招募多少流民?養多少軍隊?”
高誘道:“要養流民,就需要削減軍隊的開支。要養軍隊,流民就養不了那么多。看縣令和縣丞怎么分配。”
“你只管養流民即可。軍隊所需開支,我們可以從多方面想辦法,反正不會搶流民那一口吃的。”簡雍說道。
涿縣人口先上個二十萬再說,人口多了,未來往外發展才能更加的順遂。
軍隊自然是要擴充的,劉備和簡雍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走精兵路線。
兵在精而不在多。
高誘說道:“招募五萬流民應該是足夠了。考慮到可能會發生的天災人禍,五萬是極限了,如果還需要穩一點,我的建議是三萬左右。縣丞,凡事也不可以一蹴而就。”
簡雍對高誘笑道:“你越來越不像是個讀書人了,已經向能吏轉變了。”
“讀書能為我所寄托情感,農事卻讓萬千百姓將生計寄托在我身上。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拉萨市|
花莲县|
延川县|
车致|
新干县|
岚皋县|
百色市|
昌邑市|
唐河县|
石屏县|
温泉县|
江达县|
三亚市|
开平市|
乌拉特后旗|
垫江县|
翁牛特旗|
西峡县|
齐齐哈尔市|
奎屯市|
老河口市|
宜都市|
二连浩特市|
永寿县|
交城县|
洛川县|
闵行区|
嘉鱼县|
金湖县|
隆昌县|
丰台区|
宣汉县|
崇州市|
轮台县|
仙居县|
舒兰市|
阿瓦提县|
朔州市|
池州市|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