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聞言,李建國沉默了一會兒,沒有說話,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 “不說這個了?!? 李建軍收斂情緒,介紹身旁的兩人: “哥,這是阿民、大春,我朋友,之前在一個民兵隊訓練。” “大哥。” 阿民,大春連忙喊道。 李建軍隨即說道: “現如今老家正鬧饑荒,大家肚子都填不飽,他們倆又無親無故,就跟著我過海來一起討生活。” 李建國嗯了一聲,看著三人。 自己堂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在香港又只有自己一個親人。既然對方能想到投奔自己,他這個做大哥的斷然不會置之不理。 只是這么多年沒見他對李建軍的了解還停留在十多年前。 李建國斟酌了一下,試探著開口: “阿軍,你們這次來香港,有沒有想好打算做什么?” 李建軍接過話:“隨便什么都行,只要能混口飯吃。” 李建國點點頭,想了一下: “這樣,工作的事,我來幫你們想辦法?!? “不用這么麻煩,有手有腳的,工作的事我們自己找就可以了。” 李建軍連忙說道。 頓了一下,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 “.就是我們剛過來,對這邊也不熟悉,沒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你們身份證明都沒有,一個黑戶,去哪里找工作啊?!? 如今,過海來的新移民,大多數也就三個選擇。 想長久,那就找個師傅學門手藝,但得面對學手藝年限長的問題。 因為很多人學手藝或許二三年都不能出師,而作為一個學徒工,沒出師之前是拿不到什么工錢的。 其次就是進工廠上工。 沒有身份證明的就只能進一些小工廠,但這些小工廠主除了喜歡拖欠工錢,運氣不好還有跑路的風險。 所以大多數新移民都是選擇到工地,或者碼頭賣苦力。 每天一結帳,不用擔心這擔心那的。 既然李建軍他們愿意腳踏實地,他這個做大哥的就好安排了。 剛好前段時間李建國聽李安提過一嘴,正跟著他師兄在碼頭上做事,而且他師兄又是工頭。 他打算等晚上的時候,李安收工過來學拳時,問問他。 李建國開口: “這樣,你們工作和落腳的地方我來想辦法?!? 見自己大哥語氣不容他拒絕,李建軍只得同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