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韓國朝堂,韓王安顫抖著雙手看完秦國遞來的國書,心中大為驚懼,忍不住對著百官怒吼。 “王上,當年獻計之人為南宮錯,他已在鬼兵劫餉案中死去了。” 下方,四公子韓宇上前稟報道。 “南宮錯,他害了本王,害了韓國啊……” 韓王安怒氣沖沖,錯非南宮錯已死,不然,還不知道會落得什么樣的下場。 而韓王安無能狂怒的表現,也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心中失望。 當年南宮錯之計對韓國總歸是好的,畢竟讓秦國耗費了八年的人力資財,功勞不小。 韓國,也得以有八年的安穩。 現在,卻被韓王安直接無視,甚至直接甩鍋給他。 這不僅無法宣示韓王的威嚴,還讓其昏庸無能的本質暴露無遺。 “王上息怒,鄭國之事,只是秦國開戰的借口,我韓國毗鄰秦國,國力薄弱,此戰,終是避不開的。” 相國張開地也有些看不下去,開口解釋道。 “那現在該怎么辦?” 韓王安強壓心中的怒火與恐懼,對百官問策。 “王上,當務之急,是調集糧草軍械,送往邊軍,侯爺也當盡快回歸邊境,統軍抗秦。” 說著,張開地對屹立在武將前列的白亦非拱了拱手。 白亦非點頭回應。 大敵當前,一切爭斗都要往后放。 “此外,傳令諸郡縣,征調兵丁,送往邊關馳援。” “最后,派遣使者出使楚趙等國求援。” “只要我韓國能將一開始的困境撐過去,諸國見秦軍不能建功,必會派兵來援,以阻秦國東出之勢。” 張開地對韓王安分析道。 “好,便依相國之策。” 韓王安連連點頭,同意了張開地的建議。 “王上,邊關告急,事不宜遲,本侯這便下去準備了。” 武將一列,血衣侯白亦非沒有猶豫,當即出列,對韓王安說道。 “好,血衣侯可速去,一應軍械糧草,本王隨后便命人火速送去。” 韓王安忙道。 “謝王上。” 白亦非謝過韓王安,當即退朝離去。 之后,韓王安陸續下令,命人出使諸國后,便宣布退朝了。 朝堂上,一直沉默不言的韓非找到在王宮擔任內史的張良,一同回到了紫蘭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