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四十五章 滅賊檄文-《青衫無墨》


    第(1/3)頁

    趙謙將湛盧劍舉止頭頂,朗聲道:“自元氣肇辟,厥初生人,樹之帝王,以為司牧。歷世圣人靡不扶持名教,敦敘人倫,祗畏上元,愛育黔首,乾乾終日,翼翼小心,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懼。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普天之下,率土之濱,蟠木距于流沙,瀚海窮于丹穴,莫不鼓腹擊壤,鑿井耕田,致之升平,驅之仁壽。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漢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魏晉以來,胡妖亂華。背君判父,不妻不父。而奸蕩奢侈,控御威福。坐受加敬,輕欺土俗。妃主晝入僧房,子弟夜宿尼室。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四維不張,三靈總瘁,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積怨滿于山川,號哭動于天地。

    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豈有今世身心造罪,修福,令他后世身心受苦,受樂?據此修福者屈甚,造罪者幸甚,如此神理如此無道?今蒼生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仿效,惟恐后時,老少奔波,棄其業次,更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俗,義夫切齒,壯士扼腕。

    禽獸之行,在于聚麀,人倫之體,別于內外。匹夫蕞爾,狗彘不若,竊外夷之神,崇外鬼之教,以所謂神鬼之說,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

    自古生有功德,沒則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雖亂臣賊子窮兇極丑亦往往敬畏神祗。汝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亦皆污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九州大地,無朝不焚,無像不滅。

    無小無大,愚夫愚婦,共識殷亡,咸知夏滅。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是以窮奇災于上國,猰暴于中原。三河縱封豕之貪,四海被長蛇之毒,百姓殲亡,殆無遺類,十分為計,才一而已。蒼生懔懔,咸憂杞國之崩;赤子嗷嗷,但愁歷陽之陷。

    今者順人將革,四方英豪,百萬成旅,四七為名,不謀而同辭,不召而自至,跋涉山川,櫛風沐雨,豈辭勞倦,遂起正義之師,將問滅族之罪。呼吸則河、渭絕流,叱咤則嵩、華自拔。轟轟隱隱,如霆如雷,彪虎嘯而谷風生,應龍驤而景云起。九五龍飛之始,天人豹變之初,歷試諸難,大敵彌勇,智勝千里,勇冠九州,擊劍則截蛟斷鰲,彎弧則吟猿落雁。以此攻城,何城不陷;以此擊陣,何陣不摧!譬猶瀉滄海而灌殘熒,舉昆侖而壓小卵。

    而昆吾惡稔,飛廉奸佞,久迷天數,敢拒義兵。于是熊羆角逐,貔虎爭先,因其倒戈之心,乘我破竹之勢,曾未旋踵,瓦解冰銷,坑卒則長平未多,積甲則熊耳為小。爾等助桀為虐,嬰城自固,梯沖亂舞,徒設九拒之謀;鼓角將鳴,空憑百樓之險,指白日而比盛,射蒼天而敢欺。燕巢衛幕,魚游宋池,不悟國之將亡,不知死之將至。

    宇宙運轉,在于變化;國朝定鼎,靡有不革。本部誓將臥薪嘗膽,殄爾兇逆,救我被愚之民人,以慰孔孟人倫之隱痛。不特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而且為上下道統雪被辱之憾。黃河帶地,明余旦旦之言;皎日麗天,知我勤勤之意。”

    其聲若琴鳴,在內力的加持下,錚錚鳴鳴,回蕩在整個四賓城內外。然四賓城內能聽懂其言者不過一二人,其余人自始至終都是懵懂不明,但趙謙從未想過讓四賓城內眾人明白,只是今日一戰必然傳于天下,趙謙此番言語,是說給天下蒼生的。

    趙謙長劍一點,一朵紅色煙花在空中爆炸。其身后千余名陰陽家高手同時掣劍飛身而上,齊齊沖向四賓城。四賓城上萬箭齊發,但卻毫無章法,漏洞甚多。

    陰陽家高手揮劍撥落箭矢,同時縱身而起,躍上城墻,激戰瞬開。城中有萬余名習武之人,但面對僅有千人的陰陽家高手,如同群羊遇虎,毫無戰力,被一邊倒的屠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弋阳县| 五莲县| 大石桥市| 光山县| 潼关县| 万山特区| 新乡市| 区。| 昌江| 新河县| 东光县| 营口市| 定南县| 固镇县| 辛集市| 维西| 吴川市| 灯塔市| 纳雍县| 郴州市| 隆化县| 太康县| 江华| 揭东县| 晋中市| 海阳市| 砚山县| 凤台县| 蕲春县| 柏乡县| 集安市| 通海县| 沂源县| 敖汉旗| 盈江县| 察隅县| 吴堡县| 和硕县| 湟源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