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加上,這里還是典型的土家和客家雜居的地區,是故地方上經常會因為爭水搶地而爆發土客械斗。 每次械斗都是土客兩家,男女老幼齊上陣,甚至還會動用好些個土槍土炮助陣,那聲勢不比我大清天兵打仗時候的小多少。 每次械斗都得折幾條人命進去才能收場。 廣西這種地狹而民稠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廣西人刻在骨子里的好斗善戰,以及彪悍的性格。 因為在廣西這地方,生存資源的競爭實在過于激烈了,如果你是個好人,那大概率是要餓死的。 這也是為什么在廣西地方上,官府的權力受到極大的壓制,地方上幾乎是由士紳宗族自治,官府的政令連縣城都很難出的原因。 明軍有大幾百人,人群途徑金田鎮,然后向著山區挺進,動靜不小。 金田鎮上的大戶楊家接到了有大股流民從鎮外過境的消息,是故派人尾隨探查。 金田鎮,楊家大院門口。 穿著馬褂,帶著一頂瓜皮帽的管家正在焦急的來回踱步。 而在他的身后,就是楊家大院。 楊家作為金田鎮上唯一的大戶,黔江邊上的良田楊家獨占了一半,庭院自然是氣派的。 圍墻高大,青磚綠瓦,朱漆的大門上的銅釘被擦的锃亮。 門口擺著的石獅子也是張牙舞爪,威風極了。 而楊家之所以能有此聲勢,除去楊家是金田鎮當地土家人的領袖,宗族的首領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其實因為楊家有功名在身。 楊家家主有三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已經科舉中第,現在在外為官。 而二兒子則是被留在家中經營家業,在經商著方面算是一把好手,輔助著自己的老爹,將楊家的家業經營的越來越大。 三兒子現在則是正在府城讀書求學,準備來年也參加科舉。 有這樣的三個兒子,楊家在金田鎮自然能夠一家獨大。 管家在大門口不斷的轉圈,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同樣神色的還有書房里的楊老爺,也在等著具體的消息。 很顯然,有大股流民過境的消息,嚇壞了楊家。 畢竟他們楊家乃是這金田鎮最大的大戶,那些過境的流民如果要禍害地方,他們楊家肯定是第一個蒙受損失的。 就在管家在原地轉圈轉的越來越心焦的時候,街頭轉角跌跌撞撞的跑過來一名小廝。 這小廝滿頭的大汗,汗水順著額頭不斷的低落,臉上的表情中滿是惶恐和驚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