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但縮減了糧食供應,兒臣怕軍心會散啊。” 朱靖垵說罷,朱簡灼臉上也是露出了一個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兒子所言是對的。 能不能吃飽飯,真的是軍心所系。 片刻之后,朱簡灼重重的吐出一口濁氣,然后開口說道。 “太子所言有理!” “那太子認為我大明現在所面臨的糧食危機,該如何解決?” 朱靖垵聞言,思索一陣之后,眼睛一亮,開口說道。 “回父王的話,兒臣覺得,我大明現在不一定只能被動挨打,主動出擊或許也是一個選項。” 朱簡灼聞言,表情略顯錯愕,但還是開口說道。 “太子這話是什么意思?” “不是你主張我大明暫且退入山中臥薪嘗膽,打牢根基,發展實力,才能以圖將來的嗎?” 朱靖垵聞言,點頭說道。 “父親所言不錯,兒臣確實是這么想的,直到現在也依舊認為這沒錯。” “現在我大明剛剛起兵,根基不牢,不宜鋒芒畢露,以免引起清廷的注意力。” “但是,只是不宜引起清廷的注意力,以避免清廷大軍圍剿,將我大明掐死于萌芽之中。” “可這并不代表我大明就要一直龜縮于深山不出了。” “紫荊山對我大明來說,只是一個落腳點,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但絕對不會是我大明的龍興之地。” “紫荊山中的資源,不足以支撐我大明復興。” “我大明遲早要打出山去,只有打出山去,才能和謀求更進一步的發展。” “父王要知道,只要我大明不主動去進攻縣城,那清廷方面就不會調集重兵來討伐我大明。” “縣城之外廣闊的鄉野地區,將會是我大明蓬勃發展的沃土。” 中國古代的城鎮化率其實不算低。 工商業最為繁盛的南宋時期,城鎮化率甚至高達了百分之二十。 哪怕是滿清統治時期,城鎮化率差不多也是在百分之十上下徘徊。 在工業革命爆發之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妥妥的領跑全世界。 要知道的是,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鎮化率平均才只有百分之五左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