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故事也不長,兩萬字左右,方明華只用了四個晚上就將其寫出來。 第一個讀者就是自己的女朋友宋棠棠。 在方明華的單身宿舍里,姑娘很認真看完這篇,抬起頭眼眶紅紅的。 “我真沒想到你能把教師這個職業寫的這么偉大,科幻還能這么寫。” “科幻并非只是給孩子看的,也并非只為了科普。”方明華拿起手絹很溫柔的給姑娘擦了擦眼睛里淚水,認真說道。 “科幻里有社會批判、人性洞察,他們要寫社會、寫民族、寫對科學和人類命運的思考。” “可是,明華你這樣的做法會引起某些人不高興。”宋棠棠的眼神里露出一絲憂慮。 “你覺得我會怕?”方明華捧著姑娘的臉忍不住在她的紅唇上輕輕吻了一下,臉上露出笑容。 “我說過,大不了我不干這編輯這活,去香江寫書,伱可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嘍。” 聽了這話,宋棠棠忍不住笑起來:“你呀,動不動嘴上就撂挑子,其實干的比誰都歡實。” “俗話說的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既然現在還在干,就要干好。”方明華說道。 “那好吧你準備投到哪里?” “當然是蓉城的《科學文藝》” 蓉城,人民南路的《科學文藝》雜志社。 和同城的《星星》詩刊雜志社相比,這里顯得分外冷清,剛剛上任不久的主編楊筱坐在自己辦公室里,看著一份報告,秀眉緊蹙。 這是上一期的《科學文藝》發行量,僅僅只有1000冊! 要知道,就在三年前,《科學文藝》的發行量高達20多萬冊! 更糟糕的是,從今年開始,省科協不再給雜志社提供經費支持,雜志社要“自尋出路,自己組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活下去,這是雜志社的第一要務。 為此,楊筱不得不想辦法養活雜志社:做幼兒識字卡片、開發了幼兒故事讀物,結果很暢銷賺了幾十萬。 《科學文藝》就是靠這樣“以副養正”,日子過得也不算太差,但是自己的主業畢竟是科幻。 她是多么懷念科國內科幻的黃金時代啊。 那一年,國家剛剛從那個特殊時代走出來,總設計師重申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打破了思想禁錮,喚醒了科技工作者的熱情。 “科學的春天”到來了 科幻文學正迎來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高潮,葉永烈的《小靈通漫游未來》正式出版,發行了150萬冊,加上后來的連環畫版共發行300萬冊,這一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而鄭文光、童恩正、劉興詩、肖建亨這些早已經已成名的科幻大家也先后發表了新作,鄭文光的《飛向人馬座》、童恩正《珊瑚島上的死光》都是科幻史上的名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