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著名影評人梅朵也給這部電影很高的評價,他指出該片與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的做法有些相似,采用非職業演員,實景和自然光拍攝,大量地使用中遠景、冷靜而克制的長鏡頭,保持空間和表演的客觀和完整性。 顯示導演較高的藝術把控力,現實主義風格,至純至樸;除了藝術水平,影片更大的意義或許在于對社會現實的洞悉。 無疑,張億謀是這次創作座談會中最耀眼的人物,也是國內導演界冉冉升起的一顆行星。 張億謀心里很高興,也很感激。 他感激兩個人:第一個是吳天民,是他將自己的借調到西影廠,為自己拍著這部片子創造一切條件。 第二個就是方明華,是他專門為自己寫了這個劇本,幾乎是量身定做。這份情他一直記得。 平時大家都忙很難見到,今天是個機會。 老秦人表示感謝的方式也很質樸,首先下館子請客搓一頓,最好是不醉不歸。 今天下午,座談會結束,張億謀就邀請方明華出去喝酒。 “張導,不是剛喝過嗎?”方明華說道。 這年頭無論開什么會,一般會議結束的時候都要喝酒,故方明華有這么一說。 “那點酒算什么?對咱們老秦人來說就是漱漱口,走,我把吳廠長也叫上。” 于是三人一塊就到賓館外一家小飯店,要了一瓶西鳳,四碟下酒菜開始吃起來。 只見張億謀給方明華和吳天民的酒杯里添滿酒,又恭恭敬敬給兩人端起,然后才端起自己的酒杯很誠懇的說道:“這杯酒,我要感謝兩位,方主編給我寫了這么的劇本,吳廠長又專門借調我到西影廠拍片,這份恩情我一定記得!” 這種酒,肯定不能推脫,于是三人都一飲而盡。 吳天民看著張億謀給自己倒酒,就說道:“億謀,我已經決定,將你拍的這部片子以西影廠的名義推薦參加明年的金雞獎和百花獎的評選。” “謝謝,謝謝。”張億謀聞言大喜。 “還有,你的媳婦肖華,我準備調到西影廠來,愿意不愿意?你呢,暫時還得借調,不過工資由我們西影廠開,一月100塊。” 現在的吳天民在西影廠可是一言九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