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好吧。剛開始我去柳樹店村,縣城的班車直通到鄉政府,后來是坐老鄉的驢車去村上,這是我第一次坐驢車,坐在車上聽趕車的老大爺邊走邊唱民歌,他們叫“花兒”,真好聽?!?
“走了快兩個小時才到村里,我的天呀這么破爛,比方叔叔寫的那本《天行者》描寫的還要破爛!”
聽了王梓這些話,宋棠棠笑著說道:“是不是有點后悔?”
“嗯,確實,那里又冷,條件又差,半夜睡在屋里還能聽到狼嚎叫,嚇得我將頭藏在被窩里不敢出來,想想還是燕京的四合院好!”姑娘笑道。
“不過嘛,既然來了總不能就溜吧?堅持了一段時間慢慢適應了,雖然條件艱苦點,但鄉親對我們很好,誰家做好吃的,就叫我去他們家吃飯,說一個大城市的姑娘來到我們這地方不容易,還教娃娃念書,不能虧待?!?
姑娘說著在大西北支教這半年來的情形,方明華夫婦都聽得很認真。
“方叔叔,我還把我支教這半年來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寫成日記呢?!蓖蹊髡f道。
“是嗎?方便能讓我看看嗎?”方明華頓時來了興趣。
“可以啊?!?
姑娘說著,從自己隨身帶著的小背包里取出一個日記本遞給方明華。
夫妻倆讓認真看著。
“1990年2月12日,星期一,陰,”
“今天是到柳樹店小學的第一天,但我走進去卻發現學校的教室里光線很暗,原來沒有燈。我覺得很奇怪,就跑去問校長,學校里沒有燈,那孩子們怎么上課呢?”
“校長說,雖然學校通了電,但是學校窮沒錢買燈具和交電費,成了擺設,所以娃娃們上學晚,早上上課都是九點多,天已經大亮了?!?
“可是今天,現在已經十點,教室里依舊暗的厲害?!?
“學校里還是有一盞燈的,是老師辦公室桌子上面的一盞燈,燈上面有產地和生產日期,我看了看,這盞燈應該1979年重慶生產的。一盞燈用了10年,老師除了平時批改作業,都不舍得用它。”
“1990年2月14日,星期三,大風?!?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節,在燕京有好多年輕人開始過這個洋節了,但這里的人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我今天給班上的學生送我帶過來的文具盒,可惜有點少,不夠發,到最后還有四個孩子沒能拿到,于是孩子們就去爭搶最后一個,唯獨坐在教室角落里的一個六七歲樣子、個頭也不高的小女孩紋絲不動,我知道她的名字,叫劉紅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