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貝拉搬到小鎮福克斯與父親同住后,結識了神秘英俊男同學愛德華,他擁有迷人的外表和超強的閱讀他人思想的異能,是卡倫家族的吸血鬼。但是他卻不能感知貝拉的思想,反而被貝拉深深地吸引住了。作為吸血鬼,他想吸她的血,可為了愛又在拼命壓抑自己的吸血欲望
其實,這就是一部以若隱若現哥特式風格作為背景,一個人與吸血鬼的奇特戀愛。
一部披著奇幻色校園愛情故事!
雖然方明華只看過一遍原著,又看過改編成的電影,但對于他在沒穿越之前看了那么吸血鬼故事還有各種狗血的校園愛情電影而言,也不是什么難事。
不一定非要和原著一模一樣,自己也做不到,大致相同,細節自己來寫。
還有就是《暮光之城》的文筆比較差。不過方明華看的的是中譯本,有的人說因為翻譯太差,基本上就是直譯,原著還是不錯的。
這一點方明華覺得要注意,一本非常浪漫愛情,文筆不好怎么行?
至于翻譯,方明華相信,作為擁有比較文學博士頭銜的李麗,有翻譯過這么多書,絕對會翻譯好的。
慢慢寫吧。
90年代第一個年份過去。
在這一年,國內最大的事件就是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亞運會,極大提高了民族自豪感。
在文學領域,界顯得波瀾不驚,除了年初方明華寫的長篇《天行者》掀起一股熱潮之后,其余的波瀾不驚。
中生代作家陳中時、賈平娃、馮驥才等一個個閉門謝客各自埋頭創作,青年作家們,余樺、莫巖、遲子建等人在燕師大的校園里還在埋頭讀書學習,文壇上先鋒已經式微,新寫實占據統治地位。
但以往冷冷清清的散文界卻突然變得活躍起來,年中,方明華的一部《文明的碎片》,橫空出世,開創了“文化散文”,大氣磅礴,且與傳統散文有著明顯的區別,獨創了散文之風。
到了年末,那個坐在輪椅上的年輕人以一篇散文《我與地壇》再次刷新了人們對他的認知。
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
作家韓少工曾經這么評價:“我以為1990年的作品即使只有他一篇《我與地壇》,也完全可以說是豐年。”
沉寂已久的散文界開始活躍起來。
那個申城戲劇學院的院長經過幾番懇請,終于辭去自己的院長職務開始周游各地,系統考察中國文化的重要遺址。
他不想做徐霞客寫出《徐霞客游記》,想做方明華,寫出文化散文。
此時的方明華正在書房里碼字。
今天是元旦節,本來要帶兩個孩子出去動物園看大熊貓的,無奈外面風雪交加,估計大熊貓也怕冷,于是一家四口就躲在家里。
女兒一個人在二樓的琴房里練鋼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