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縣城要比十年前繁華許多,原來街上來來往往的到處都穿著65式軍裝的軍人,縣城幾乎是一座兵營,但現在這一切都消失不見,和內地普通縣城沒什么區別。
方明華找了一家國營旅店住下,又和前臺的服務員聊起說起自己掃墓的事。
服務員聽說方明華是來祭奠朋友,就笑著說道:“這幾年來全國各地來祭奠的人可多啦,你說的文工團戰友的墳估計已經不在法卡山腳下,都遷到烈士陵園去啦,你最好去那里看看?!?
原來,就在88年,寧明修建烈士陵墓,在自衛反擊戰中犧牲埋葬于邊境一線的桐棉、峙浪和北山三個公墓的烈士遺體以及長眠在縣內各地的所有革命烈士忠骨悉數搬遷到陵園安葬。
“烈士陵園就在322國道旁,縣交通局后面的那拉山上,你從這里向南,出了縣城就看到啦?!惫媚锖軣崆榈闹钢?。
“謝謝。”
方明華決定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再去。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下起了雨。
雨不大,方明華到街上百貨商店買了一把傘,就按照服務員指的路向城外走去。
出了城,就很快看到國道旁,那拉山半山腰的烈士陵園。
沿著向上走,不一會兒就來到陵園大門口,正門是一座坐南朝北的仿古式牌坊,高大雄偉。
找到陵園管理處,方明華果然查到了南疆文工團楊小紅烈士的資料,又買了一束鮮花,按照給的地址,向南走去,烈士墓區位于陵園南端,方明華過去整個一片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墓碑。
他發現,雖然今天下著雨,但陵園前來祭奠的人都不少,而且好多都是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孩子。
終于,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方明華找到楊小紅的墓碑,墓碑上還有一張姑娘的遺像,穿著六五式軍裝,正笑著露出一對可愛的小虎牙。
方明華記得,姑娘犧牲的時候還不到20歲。
將一束白菊花、白百合、馬蹄蓮的鮮花輕輕放在墓碑前,然后又恭恭敬敬鞠了三個躬。
看著姑娘的遺像,方明華的回憶一下子又拉回到十年前的那個夏天。
“喂,大作家,棠棠走哪,你就跟哪???你這是不放心???”
“方明華,沒想到你唱歌也不錯呀?!?
“方明華,你會寫詩寫,又會跳舞唱歌.簡直是全才啊,你還會什么?”
姑娘的音容笑貌浮現在眼前。
如果不犧牲,也和棠棠一樣,為人母,有了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