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鐵溪區-《重回80:我的文藝人生》
第(3/3)頁
“你也知道,我是作家,我想寫一點反映工人家庭生活和工作的文章。”方明華說出自己的目的。
“行,最近這兩天我也不上班,一帶我都熟,我帶你去轉轉。”方明軍很痛快答應了。
穿上舊軍大衣,帶著火車頭帽,方明華坐著堂弟的摩托車,冒著嚴寒在附近一帶的工廠、家屬樓轉起來。
跑了三天,記下了自己采訪的記錄。
1992年11月26日,第一感覺。
夕陽的余輝籠罩著整個市區。站在昔日紅火的建設大道上,方明華真切地感受到了這里的落魄。
XX實業機電廠門口,廠名中的“沈”字已經大部脫落,“業”僅僅留著左右兩點。廠房空空蕩蕩的,里面的大部分窗戶玻璃已殘缺不全。
寒風吹打破窗,發出一陣陣的嗚咽聲。
方明華沒想到自己和堂弟在上職工宿舍樓經歷了一幕“電梯驚魂”:從這座高樓上拍照返回時,電梯在六層戛然而止,旋即迅速下滑,快到底時才停住。
方明華余悸未消,問同梯一位老人:“這電梯沒人修嗎?”
老人苦笑說:“這是老毛病了,幾乎每天都要犯。廠子快黃了,哪里還有錢修電梯?”
這是給方明華留下的第一印象。而這樣的工廠在這里比比皆是。夜幕降臨。
方明華跟著方明軍,騎著摩托車從廠區駛入家屬區閑聊中,方明軍告訴方明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這里曾經是全中國最現代化的住宅區。
所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說的就是這里。”
還沒到晚上8點,工人村的街道上已經看不到幾個人了。樓群中燈光昏暗,一片寂靜。
方明軍解釋說:“工人都下崗了,誰還有心過什么夜生活?”
在街上惟一可看見的燈火,是幾個賣水果的小販在攤頭點的小燈泡。當我們的車子駛過時,攤主沖著我們大喝:“鴨梨!三元錢六斤!賤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