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明華老師在這本書還沒有出版前就提醒過我們,出版后要注意這本書社會反響。”戴佳利倒也沒感到多少驚訝:“我們公司內部已經做過預案。”
說完,戴佳利從自己背著的包包里拿出一部大哥大,站在一邊打起電話來。
“劉主任啊,我是戴佳利,你們看到《文學評論》燕京大學一個叫孟繁華教授寫的批評《廢都》的文章了嗎?你們仔細研究研究,針對他的觀點進行反駁。”
“還有,馬原老師你聯系上沒有?當初在作品研討會上他非常看好這本書,能否讓他寫一篇評論?”
方明華自然認是認識馬原的。
中國當代“先鋒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85年發表了《岡底斯的誘惑》和同年劉索拉發表的《你別無選擇》,正式掀起了內地先鋒文學的狂飆。
方明華在學城書店售書簽名活動結束后,第二天又移師到鐘樓新華書店,至此,整個簽名售書活動全部結束。
“秦軍東征”名氣越來越大,幾本書的銷量也是水漲船高。
所謂人紅是非多,書紅了也一樣。
文壇上的批評文章也逐漸多了起來,特別是賈平娃的《廢都》幾乎成了眾矢之的。
申城學者程德培,他先后撰文《莫非批評界也被“批租”?》《一不小心搞出一批“史詩”》,表達對《廢都》強烈不滿。
《紅樓夢》英譯者楊憲益打油詩《有感》:“忽見書攤炒《廢都》,賈生才調古今無。人心不足蛇吞象,財欲難填鬼畫符”
其中以十位青年批評家、名校學子研究生批評語氣最為激烈
李書磊認為《廢都》“徑直地投合了文化大眾陰暗而卑微的心理”“壓根就沒有靈魂”“其俗入骨”。
陳曉明說:“賈平娃披著‘嚴肅文學’的戰袍,騎著西北的小母牛,領著一群放浪形骸的現代西門慶和風情萬種欲火中燒的美妙婦人,款款而來,向人們傾訴世紀末最大的性欲神話”
韓毓海稱賈平娃“淪為教貓拿鼠的可笑之舉和為虎作倀的文化同謀了”
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有將賈平娃用唾沫淹死的架勢。
當然,秦省文壇的作家們也不敢示弱,紛紛寫文章給賈平娃幫腔打氣,作為書籍的出版方的盛世圖書也沒閑著,在暗地里組織青年學者、高校中文系的研究生寫文章贊揚此書。
方明華也寫一篇評論發表在《評論》雜志上力挺。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廢都》的批評不絕于耳,文學評論本來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但最近圍繞《廢都》這些評論,不難看出,這些觀點早已超出文學藝術的范疇,而是居高臨下的道德審判。”
“今年是1993年,改革開放已經十多年了,很多西方都引入了中國。比如《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早在88年就于國內公開出版,并對賈平娃、陳中時等人的創作產生了直接影響。現代主義的經典著作《尤利西斯》,也對布盧姆和摩莉的性意識進行了深入描寫,這部書也早就在國內公開出版。”
“我想問的是,這些批評者認為西方的作品寫性就是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進而全面展示人性、探討人性,而中國本土的作家涉及到此類描寫就是低俗、直露、沒節操呢?”
第(1/3)頁